第三十八章 绿野魔踪(上)-《宋帆》


    第(2/3)页

      “噢?什么营生?”杨帆纳闷道。

      “可以去那茶肆酒馆,做个说书先生。”

      听闻鲁智深如此说道,众人也哈哈笑了起来。鲁智深接着道:“这宋江,我等也常有耳闻,现乃SD绿林的瓢把子,为人的确豪爽仗义,这点倒也合了大人送他那“呼保义”的名号,要不以他的武功,断不会做这SD绿林的头把交椅。不过,再怎么说,他也是啸聚山林的草寇,大人的故事,将他抬举的过了。”

      “呵呵,夸张,夸张的手法,讲故事么,都这个样子......”杨帆尴尬笑道,“按理,这些人也应该有些本事,却不知能不能将其招安为兵,以御外敌?”

      见杨帆有此心思,鲁智深望向周侗,周侗想了片刻,摇头道:“以老夫看来,很难。一日落草,终生为贼,若不是迫不得已,这些人是不大可能接受招安的。他们又岂会不知,古往今来,受了朝庭招安的绿林豪杰,有几个有好的下场?”

      “是啊!”鲁智深也道,“他们久在江湖,虽说干的是脑袋别在裤腰袋上的营生,可也自在惯了,那受得了朝庭的约束,何况,朝庭中的刀光剑影,比那江湖之中,只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杨帆点头不语,表示理解。他也曾在网上看过《水浒传》的原型事迹,宋江起义,放在当时算不得是一次大的起义,甚至没有与官兵正面对抗的能力,只能在SDHB等地进行游击战。当时,也曾有朝庭官员主张对他进行招安,但他好象直接拒绝,直到在进军海州之时,被海州知州张叔夜率领两千厢军击败,被迫投降。最终他是接受招安还是被张叔夜处决,则成为后世的历史悬案。从这点来说,也可以印证,宋江的这次造反,在当时算不得是什么大事,断无《水浒传》里讲的那样人才济济、波澜壮阔。

      想到这点,杨帆自然也不再去为了无法招揽那些梁山好汉而感到遗憾。见大家都望着自己,便道:“此次SD之行,有机会咱们会会这宋江。若要真是忠义两全,待到他迫不得已、投降朝庭之时,说不得要救他一命。”

      当然,杨帆这话跨度太大,众人又没有提前得知历史进程,自然听得云里雾里,只是想到自己的这位大人善于编故事,也就把这些话当做故事的一部分,不再理会罢了。

      在ZC县休整一晚,第二天早上,众人继续向泰山方向进发。

      离开郓城,向北行走约有二三十里路,地貌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原先平直的陆路,到了此地,被纵横的水道、棋布的湖泊截成九曲十八弯模样。众人不用打听,看这样环境,也知道再向前行走便进入八百里水泊之域。这八百里水泊,本就是因黄河改道、河水泛滥而形成,其周边地区此时仍保持湿地地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