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高炽抬头,小心翼翼开口: “父皇......”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 “怎么......” “又想劝朕休生养息?” 朱棣声音陡然拔高。 “你节省的那点开支,瓦剌人掠我边境一天就抢到了!” “你大孙子打一场仗,打的大明的裤衩子都没了!” “你现在省了有屁用!” 朱高炽擦擦额头上的汗。 “儿臣不敢......” “儿臣是要劝父亲带上瞻基去打。” “子债父偿!” “但是,爹啊!这次要是追不上那些瓦剌骑兵,您就别那么执着了。” “钱粮能省还是省点!” 朱高炽眼见朱棣又要发怒,赶紧补充道。 “咱们可以抢点回来。” “总得有点收获是不是!” 朱棣一愣,随即点点头。 看不出来啊。 老大这胖小子看着人畜无害,实则蔫坏。 ...... 大明宣德年间。 朱瞻基此时有种劫后余生的喜悦。 大明朝救回来了! “于谦,天下大才!” “爷爷没看错人啊!” “北京城中守军两万,皆是残兵。” “瓦剌来势汹汹,还携天子叫门!” “于谦力挽狂澜,对我大明有救命之恩!” “我大明后世子孙皆应牢记于谦北京城下的救国之恩!” “于谦,堪为国公之位!” 此话一出,无人反驳。 因为,于谦值得! 杨士奇此时更是喜不自胜。 于谦就是他们这群老臣力荐提拔上来的。 虽然于谦平日里有些桀骜不驯,但他们都对他一直都是赞誉有加。 笃定他的未来一定是大明的肱股之臣。 他难以想象于谦在这种绝境下临危不乱,为挽大明于将倾付出了多少心血。 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是对的! 于谦,大明的脊梁! 杨士奇忍不住潸然泪下。 自己年纪大了,撑不了多久了。 有于谦,他也就放心了。 朱瞻基平复下来激动的心情。 他更是没想到被自己评价懦弱无刚、不堪大用的二儿子,是这般有担当。 在大明危在旦夕之时力挽狂澜! 皇位传给谁,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 想到这里,他便下定决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