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节 交心-《铁血铸新明》


    第(2/3)页

      老夫在赵县,拖住鞑虏大军,就让鞑虏在此摔个跟头,看他是否还敢目中无人耶?”

      卢象升也被秦浩明激起心中的雄心壮志,信心满满的说道。

      “可惜令出多门,卢督无法统一指挥,不然定叫鞑子吃不了兜着走。”

      秦浩明有点郁闷,正是关门打狗的大好机会,可却因为狗屁的路线之争,白白浪费。

      “援军老夫也不奢望,如果可能,唯有祖宽的一万关宁铁骑可以与鞑子一战。”

      祖宽早年是祖大寿家仆,少有勇力,积功至宁远参将、副总兵。

      崇祯八年入陕西剿灭叛军,归卢象升节制。

      他为人骄横,兵马所过之处焚毁民宅,凌辱妇女,基本无人能管。

      但唯独对卢象升服服帖帖,也算是为数不多有交情的将领。

      “鞑虏的骑兵机动性强于我军,野战能力更是我军望尘莫及。

      现在驻扎在河北的朝廷大军中,除了祖宽率领的关宁铁骑可以野战,其他还有哪只友军可堪一战?

      鞑虏只要盯紧这支队伍,便可保证他们动弹不得。

      再者,祖宽头上有高太监压制,根本无法自行其是。

      事到紧急关头,高太监领导的关宁铁骑会让他驰援卢督?”

      秦浩明不惮以最坏的打算考虑高太监,十有八九,关宁铁骑是派不上用场,可以把它排除在外。

      “浩明,你对大明王朝究竟是如何看待?”

      不知为何,卢象升总有摸不清眼前少年的感觉。

      从他平常的言语行动中,爱国爱民杀鞑虏不留余力。

      可至于说对朝廷的态度,就有些让人捉摸不透,甚至还有些出格的地方。

      “江山改朝换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万里江山亡于异族。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不可重蹈覆辙。

      秦某是大明子民,但同时也是汉人。小生恳请卢公知晓,乱我大明万里江山者,必是鞑虏!

      对我而言,大明王朝努力去救,真若事无可为,绝不让它亡于异族,这是小生的底线。”

      秦浩明目光清澈,坦坦荡荡说出实情,没有一丝一毫的隐瞒。

      “卢督请放心,只有统一的华夏,才是万兆黎民的幸福。秦某绝不会为了一己之私,陷天下百姓于苦难中。”

      对着卢象升说出他的肺腑之言,秦浩明施礼离开帅帐,留下独自沉思的卢象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