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国力论-《大明:我的姑父是朱棣》


    第(2/3)页

    见皇上点了他们两人的名,蹇义和夏原吉立刻拱手出列,躬身答应。

    “臣等遵旨。”

    “还有,建文后期到各地招募兵丁,兵部立即解散让他们回乡种地去,不可懈怠。”

    “臣遵旨。”

    茹瑺出列允诺。

    “诸位臣公,奉天靖难虽说成功,但后面治理比打仗要难很多,现在还不是安享荣华富贵的时候。”

    “倘若谁纵容麾下将领,败坏国法,欺凌百姓,朕必定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说到这里,朱棣鹰隼般目光扫视在场群臣,厉声道:

    “朕说了这么多,归结起来就是要你们各司其职,所有人都忙碌起来,不要光想着美酒女人,玩物丧志。”

    说到最后一句的时候,他的目光凶狠地盯着丘福朱能等将领。

    老板想要干事,首先折腾的就是下面臣工。

    这点徐钦熟悉历史,他深有体会。

    古往今来,这是普遍规律,已司空见惯。

    眼下朱棣想学习李世民,首先要整顿内政,恢复民生,发展经济。

    待有了钱,才能对外用兵。

    他是皇帝,嘴唇皮上下一碰,唾沫横飞倒是爽快。

    可这诸多事情宛如一团乱麻,都要落到诸多臣工身上。

    好在自己是东宫詹事府的少詹事,不算国家军政第一线,目前不用负责具体政务。

    属于朱棣临时抓瞎,客串一下。

    还是把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管好,先抓钱,再抓权,然后才有其它。

    唉…慢慢展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徐钦耳朵听着,眼睛看着,心里却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

    他就像根搅屎棍,搅几下自己赶紧退到一边去晒太阳。

    继往开来,这都是得罪人费力不讨好的苦差。

    他可不想一下子把朝臣都得罪光了,自己到时候惶惶不可终日。

    说不定还会引来杀身之祸。

    话说这位永乐新帝,在所有臣工们的眼里,他擅长军事而政治短视。

    若非要评价他的政治智慧,那只能说有一定水准,但远逊于他的军事天赋。

    否则,一个极富政治才华的政坛老手,也不至于‘黑衣宰相’不在身边,他就忘乎所以。

    进入南京城直奔皇宫,而不是先拜皇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