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虎彪就算不全速行驶,但全路段压着限速极限前行,还是很容易做到的,起码在默索菲车技下,沿途全程均是压着最高限速在开。 所以一百七十公里距离,中午前后到达,属于很正常。 “我们这一路上,经过了奈瓦沙、基贾贝、恩贡,这几个肯亚国重镇,也算领略到这个国家相对发达的城镇风貌,接下来的首都毕内,应该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风景了。” 这一早上,贾珑他们沿着完全不同于边境土路的较好公路行驶,一路上经过好几个大型城镇。 这些城镇虽还不到超现代化的感觉,但起码也有许多水泥建筑,甚至还出现寥若星辰的几栋高楼。 于是贾珑开始期待毕内的繁华了。 在深山老林待久了,突然又有点想念城市繁华。 人类毕竟还是渴望现代化文明的动物。 道路四周房屋越来越多。 而且出现的房屋,也不再纯粹的属于茅草屋了,而是也掺杂着水泥建筑,甚至有广告牌之类代表经济繁荣景象的物体出现。 路标路牌也清晰可见,沿途道路来来往往的车辆变得多起来。 “肯亚国相比我们先前待过的埃塞比亚国,在人均收入上高很多,而且国内政体相对稳定,所以人民生活水平是较高的,你们看,这里的路人笑容,比埃塞国的还要多。” 非洲人大多是快乐且乐观的,所以他们笑容很多。 肯亚国比埃塞比亚国人更爱笑,说明他们生活还不错。 而且因为是一个旅游业发达国家,所以看到外国人往往很友好。 “嗨。” 贾珑打开车门,对一位路边的肯亚小姑娘挥挥手。 对方腼腆一笑,挥手回了招呼。 车子前方,渐渐出现密集建筑群,而且不再是茅草屋,最起码也有铁皮当成房顶。 事实上铁皮屋很多,许多房子属于铁皮遮挡四周,漏雨漏风的地方,用木板修修补补。 路边出现成群的人,简陋小店也变多了。 在乡间经常出现的民族服饰者,在这里反而变得少见,大家都穿起短袖t恤,甚至打起领带穿起西装,一派大城市人模样。 实际上也是如此,贾珑开始逐渐看到高楼。 视野中的道路,变得更宽,基础建设有了点大城市模样。 而且这座城市绿化得体,随处郁郁葱葱。 因为地处平原,房屋大楼之间虽也鳞次栉比,但相隔距离宽广,没有很压抑的空间紧凑感。 “贾,这就是肯亚国首都毕内了,我曾经在这个城市上过好几年学。” “是个大城市。” 贾珑对毕内自是赞不绝口。 这还是她来非洲半个多月,经过那么多国家,首次看到的如此现代化城市。 当然其中也有原因,是因为她没往城市里走。 周围不再是如乡村公路上,很难碰见车辆,而是随处都是车水马龙。 喇叭声,人声,以及引擎声,如世界上随处可见的大城市一样,是这座非洲都城的主旋律。 嗡嗡嗡。 贾珑把车窗给关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