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新式楼房-《家祖朱元璋》
第(2/3)页
这时候朱棣心目中也有了主意,他看向姚广孝说道。
“你马上着手收集其他藩王的反应,咱们这次不着急,正好我也生病了,先看看他们怎么做,咱们到时候见机行事就行了。”
这一次姚广孝没有再出主意,他心里面也是郁闷非常,明明自己的计策挺管用的,可是偏偏到了京城之后,那位皇太孙的反应奇快,来个借力打力让他有苦说不出。
于是姚广孝也不得不谨慎行事,以免再出纰漏!
而此时在京城之中的五大军营已经完成了军户改革,当然这也是在文官集团的帮助之下才做到的。
朱元璋也借着这个势头,开始大力推广红薯和玉米的种植,虽然说玉米的产量没有那么好,但是不挑地方山坡之上种下去也能够有收获,这可是要比小麦和稻米抢的太多。
最重要的就是根据下面人的回报,这玉米还耐旱,如此一来,不少地方都能够种植,也变相的能够提高粮食产量,至于红薯更是大力推广的重要目标。
这东西亩产几千斤,不但能够生吃,煮熟了吃甘甜可口,一年只要种上一季,青黄不接之时,老百姓也不用饿肚子了。
而且那些军户听说这红薯亩产能够过千斤,一个个也是兴奋不已,种地种了这么多年,谁听过什么东西能够有这么高的收获?
不用官府催这些军户们,就按照那些老农的指点,把红薯种到了田里面,期待着丰收之后,从此以后再也不用过饿肚子的日子了。
至于新城这边,朱允熥命人做了规划,在城区之中的楼房全部都在五层以上,下面可以用于商铺经营,上面可以住人,考虑到后世那种鸽子笼太不人道。
再加上以后粮食不缺了,肯定会出现五世同堂的局面,户型太小了,根本就住不了人,所以他亲自上手定下了,每一套的居住面积不低于一百五十平!
这也让他内心有些感慨,在后来房地产兴盛的那个年代,房子户型越来越少,而且还七扣八扣到了最后,仅仅能够住下两口之家。
在这种情况之下,是个人都要考虑现实问题,必然会影响人口的数量直接下降,原因很简单,你养那么多孩子,光住就是一个大问题!
不过这样一来,那些商人在建造之时就要多花一些银子,为此不少人提出异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