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与曾经的宋家不同,这一回捉住的,竟是个半大的小子,约莫不过十三四岁,长得白净清秀,跪在外头却战战兢兢,不敢抬脸。 翠柳报给丹娘。 丹娘最近忙得焦头烂额,哪有功夫过问这种小事,便放手给翠柳去办了。 她道:“你原就是跟在老太太身边的一等大丫鬟,什么事儿没见过,什么奴仆没罚过,这事儿应当如何,你看着办就成,别弄脏了府里的地儿,也别叫什么坏名声传了出去。” 翠柳应了一声,快步离去。 要说还是大丫鬟有点本事,能跟在主子身边多时的必然有自己的能耐。 翠柳也是一样。 不过两个时辰,那小子就吐的干干净净。 说自己原是沈府周妈妈的儿子,只是想来瞧瞧他母亲有没有东西落下,之前也求过门房,但没什么用,横竖是见不到丹娘。他便打点了银子,托了一个送炭的商户带着他,一道混进了抚安王府。 王府里地方大,丹娘又新采买了好些人,这些人大多互相不认识,刚好叫这小子钻了个空子。 他混进来时日也不多,顶多也就三四日。 饿了便去厨房偷些边角料吃,渴了也就窝在茶水间混点,睡觉那就更方便了,厨房后头便是柴房,里面一堵墙靠着烧火的灶膛,又暖和又干燥。 丹娘听完翠柳的汇报,哭笑不得。 她心底暗道:得亏早点发现,万一一个降温,把这小子冻死在自家府邸里,那就麻烦了。 “你觉得该如何办?”她翻阅着手里的册子,头都不抬,语气轻飘飘的。 这也是翠柳为难的地方。 这小子是原先已故的周妈妈的儿子。 又是沈府的人。 若是一般混进来的,翠柳直接让人狠狠打一顿,送去官府便成,可眼下……就棘手多了。 丹娘许久没等到翠柳回答,心中有数了。 她抬眼轻笑:“让他进来回话,我刚好想问问他。” “是,奴婢这就去叫他过来。” 屋外,那小子跪在台阶下,整个人抖如糠筛,连头都不敢抬。 丹娘手捧着一只黄铜瓜提双耳暖炉,缓缓从屋内出来,轻轻巧巧地往廊下这么一站,一双眸子清澈明亮,缓缓扫过那跪在眼前的少年。 “你叫什么名字?”丹娘问。 “回、回大奶奶的话,小的名叫狗福。” 这名字差点没把丹娘逗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