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刚当官都是这样的-《变身倾世长生仙,我以医术救世人》


    第(2/3)页

    关键不是某个人,某件事,而是时间累积下,环境将所有人都改变了,所以就成了问题,她不是没看懂,而是看懂了却不知道应该怎么去改变。

    出门的时候天还在下雨,等临近晌午大雨就停了,春日在南方很快会过去,炎热的夏季会持续很久,太阳高升起来的时候,气温不低,入目所及,大多数都是荒山野岭。

    村庄,田野稀疏,不是没人种地,而是大部分都生长着黝黑的烟草,大多数田地都被地主老爷包下。

    春耕过后,农民变成了佃户,奴工,烟草成色不错,不过,等收割几茬这片地便不能再种,哪怕是种回粮食,长出来的白米成色也不会好,也每当这个时候,田地的所有权才会从地主家手里抛售出去,不过,这也是以后的事情了。

    马车离开泗水县往北边过去,今天,苏尚要做一些事情,她不确定会不会成功,此行出来,也只能算是尝试。

    一辆破旧的马车,十多名瘦弱的门衙,手里拿着长棍,老马好不容易将车拉到歇脚的地方,周围人的目光便全都聚拢过来。

    路上行人本就不多,让他们看起来极为显眼,苏尚从车上下去,带着人走到茶摊边休息,故作镇定,视线里,多是路过的商户,镖客,携带着兵器的绿林人士,没看到几个江湖游侠。

    武人与绿林是两个概念,一个是体制中的人,另一个是体制外的人,前者有固定收入,后者没有,甚至连正儿八经的武功都不会。

    小翠很是害怕的躲在小姐身后,小手紧紧抓着苏尚的衣角,跟着她坐到茶摊里边,眼睛又是害怕又是按耐不住往旁边打量。

    这些江湖绿林完全没有说书人口中的那样光鲜亮丽,几乎都是穿着土气破旧的衣服,须发凌乱不堪,邋遢灰黑,手里的兵器用布料包裹着,却也极为明显。

    他们眼神麻木,完没有精气神的样子,落脚下来休息时,警惕的目光查看着周围所有人,似乎是正在判断,究竟谁是敌人,谁是肥羊,谁又是穷鬼。

    如此显眼赤裸的目光,在有官府掌控的地方绝对很难看到,大秦以法立国,不允许出现比中央政府权势还要大的势力出现,更不允许说大秦的不好。

    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亡命之徒,藐视律法都是最为基本的事,放在北边正经的地界里,全部杀掉也不会有几个冤枉的人。

    当然了,以泗水县为中心地区的县城,所有商道,有利润的通路都被地主豪绅垄断,哪怕是苏尚这个县令,手中的权利也都被架空了。

    县里的各部官员,做事就是踢皮球,答应做事,实际上压根不会有任何动作,非但如此,以钱财为运转核心的烟,铁,茶叶走私,各种利润极大的生意项目,想要经营起来也正是需要这种人,所以,别看此时的他们落魄,很快就会有人过来招募他们。

    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之下,哪怕是官府,大大小小的结社也是这片地方的主流,名字响亮,多以门派,村寨为主要势力。

    轻飘飘组建起来的几十人团伙,压在苏尚头上,很快就会变成巨石,让她喘不过气来。

    长久的经营之后,只要不是京城中的朝堂下严令,派人整治,调遣人手过来清剿这块地方,那么此地格局将不会有多少变化,只能任其发展。

    在如此情况下,又有人看准商机过来合作,搞上了垄断走私生意,赚得盆满钵满,种种条件因素结合在一起,便成了遵纪守法就活不下去的无主之地。

    苏尚等人,明晃晃穿着官袍,手底下门衙也都瘦弱无比,那身衙差的衣服,洗得发白,缝缝补补,比起来,甚至还不如绿林人士穿得好,自然是没有任何威风气的。

    也与此时,泗水县这片地方,官府不过是摆设,更没有话语权,无人搭理在意,不过,杀官什么的,非到不得已之时也没人会做,毕竟很多人都能看得懂官袍大小。

    大秦律法严苛,下边做事的喽啰不懂,不代表上头做事的人不懂,一个县令,再怎么也是朝廷命官,一县之主,杀掉的话要是惊动朝廷对他们来说就并非好事了。

    简单饮茶歇脚休息过后,苏尚很快启程赶往北面。

    作为百里侯,县令既是皇权末梢,又是士大夫修齐治平理想的实践场域,苏尚深知官职之重,从走马上任起,就不曾胆敢懈怠。

    郡县治,天下安,这是相公对于此位置的评语,也是自己不敢轻言放弃的原因之一。

    观此地形势,往北走,越远情况就越要好上许多,见到的人,脸上也逐渐和善,临近黑夜前夕,由苏尚带领的众人才终于赶到了名叫布山的小县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