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易府这种高门大户办丧事本就罕见,又路遇皇室马车,街上围观百姓越发多,但因有铁甲卫执刃将人群隔离,百姓再好奇也不敢再上前凑近一步。 晏修:“易大人有何顾虑?” 易福生撒谎道:“有高人替小女算过,若是不在今日酉时下葬,小女在黄泉下恐会不得安宁,更无机缘再重新投胎做人呐!” “安宁?”祝思嘉反驳他,“依本宫看若是不让仵作验尸,尽快抓捕真凶,只要真凶晚一天落网,易小姐在泉下怕是要多受一日摧折,何来的安宁?” 易福生没想到这位昭仪娘娘居然是个牙尖嘴利的主,他只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晏修。 谁知晏修对祝思嘉的想法持赞成态度,他直接下令:“易小姐的尸首先暂时送往大理寺,待到仵作检验完毕再好生下葬。” 易福生索性破罐子破摔:“启禀陛下,臣有难言之隐。” 晏修:“什么难言之隐,说来听听。” 易福生冒了几滴汗,将易夫人叫了过来,易夫人收到他的指示后,走到祝思嘉临近的车窗处与祝思嘉耳语。 片刻后,祝思嘉的眉头宁得愈发地紧。 她握住易夫人的手,轻声安慰她:“易夫人,本宫能理解你们二老现在的心情。只是易小姐已蒙难,任何世俗的束缚和旁人的眼光相较于真相而言,都不值一提。” “世间女子本就活得够如履薄冰了,为了能让逝者安息,您更应该放下这些心态。而且你们都大秦臣民,大秦从不提倡以任何纲常伦理、女戒理学来约束女子之自由,你们又何苦作茧自缚呢?” 易夫人被祝思嘉的话鼓舞,眼泪憋在眼眶中打转,她声调发抖:“妾身多谢娘娘赐教。” 自己的女儿死得极惨,比起贞洁清白这些虚物,她更担心若是漂亮爱美了一辈子的女儿被外人看见身上的累累伤痕,在冰冷的地府里会不会难过。 可祝思嘉说得对,对任何死者而言,将真凶绳之以法才是最重要的。 易家的灵柩直接抬向大理寺的方向。 马车继续前行,待到走过易府一段距离,晏修问祝思嘉:“易夫人方才同你说什么了?你这般激愤。” 祝思嘉想了想,答道:“易小姐生前受了委屈,二老才不忍上报大理寺的。” 晏修沉默片刻,没再继续和她探讨此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