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抗日之浩然正气》


    第(3/3)页

    又过了两三天,全国主流媒体突然刊登一则重磅消息,一家名为“华夏企业”的公司宣称,他们已经全部接收中国境内的所有外资企业,包括公路、铁路、矿产、贸易、进出口等等几十个行业,大大小小几百家公司,并且是无偿接收,净资产超过五十亿,而且是美金,每年可创造的利润在一百五十亿至一百八十亿之间。

    这则消息一出,整个中华大地一片哗然,这可真真是富可敌国呀。

    二战期间,中国每年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才一百五十万亿美金左右,但人家华夏企业光利润就超过一百五十亿,用富可敌国来形容都已经嫌不够了。

    就在大家纷纷猜测华夏企业幕后老板的来头的时候,有着天下第一街美誉的武汉汉正街上,一家装修奢华的商铺开业,蒋浩然亲自前往剪彩。

    在鞭炮齐鸣锣鼓喧天的热闹气氛中,红绸落下,一块写着“华夏人民银行”六个金字的牌匾露出真容,下方还有蒋浩然的正楷题字。

    大家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华夏企业背后的老板正是蒋浩然,整个国统区顿时又迎来一片哗然。  

    从1928年到现在,中国的银行业从北洋政府时期的畸形发展走向集中,出现了地区性的银行集团。通过政治与金融的交融斗争,以实现国民党政府的政治目的为前提,逐步形成了以四行两局(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邮政储金汇业局)为中心的全国金融体系,由通过废两政元、法币政策和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财政金融统制,完成了官僚金融资本的垄断。且随着政治统治的衰落,滥发纸造成的恶性通货币膨胀,使国民党政府的货币已经开始走向了崩溃,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货币刻不容缓,所以,华夏银行的人民币出现,立即让百姓充满期待。

    就在华夏人民银行总部在汉正街开张营业之后,湖南、湖北、安徽、山东、山西、河北……,整个国统区几乎除了云贵川藏地区,几乎一夜之间到处都是华夏人民银行的分支机构开张营业,大大小小的网点上千家,每个小镇都至少有一家,大一点的城市更是十几二十家。

    每家银行的门口立起一块大招牌,黑纸白字地写着兑换方式,并安排数个专业人员现场解说。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