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想见你》继续火爆 (2/3)-《我没想做演员》


    第(2/3)页

    已经深入人心了。

    那么时尚风格就应该追求天然、本我、洒脱、个性,而不是从众地去扮美…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美女想让人夸演技,普女想让人夸颜值,美艳的想亲民,亲民的想性感…

    艺人形象终究是三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还有四分看观众买不买帐!

    ……

    上影节行程结束,沈良没有离开上海——《花束般的恋爱》拍摄地就在上海…

    上海这种座城市太适合发生爱情故事了!

    太适合发生那种‘见她第一眼我就想睡了她’的爱情。

    李依桐已经进组了。

    沈良抵达剧组,先是跟导演组还有演员们道歉,毕竟他迟到了三天…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这个事大家可以理解,毕竟沈良在宣传电影。

    《花束般的恋爱》,一个都市爱情电影,通常来讲,这类电影的拍摄周期一般在45~60天。

    不是每个剧组都是《摆渡人》,一部爱情轻喜剧居然拍了十个月!

    沈良饰演的角色戏份挺多的,贯穿始终。

    但他只给了35天的周期。

    倒不是不想慢工出细活,最主要,没有做慢工的时间,所以,道完歉,换好服装,简单上个妆,直接开拍。

    拍的就是两人共同搭乘末班车的剧情,李依桐还在补妆…

    《花束般的恋爱》开头很像《爱在黎明破晓前》——读同一本书,看同一部电影…

    在喧嚣的人群中,你与这个人构建起了独属于彼此的精神空间,甚至不需要任何话语,就已经产生了无言的交流。

    我们称之为,共鸣。

    所有关于爱情的故事中,这大概是文艺青年最向往的那种开始,所以《爱在黎明破晓前》才能如此经久不衰。

    埃里克·侯麦尤其喜欢刻画这类人群,在他的电影里,女主角在车站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就能遇见对的人。

    导演姚亭亭很喜欢这个开头,沈良笑了笑:“我看过一本书,书名忘了,但是是库切写的,里面有一段话,我记忆犹新:他走到哪儿都在口袋里放下一本诗集,有时候是荷尔德林的,有时候是里尔克的,有时候是巴列霍的。在火车里,他卖弄地把书拿出来,全神贯注其中。这是一个考验。只有非同一般的女孩才会赞赏他所读的东西,也才会在他身上看到非同一般的精神。但是火车上没有一个女孩子注意到他…”

    “所以…”

    “这种爱情不过是文艺青年的幻想,要是真想有人搭讪,不妨开个兰博基尼在酒吧门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