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见性-《反转修真时代》


    第(3/3)页

    明其概念,保持其光洁无尘,洁净无尘垢,方可见性。

    见性者,先见其光,洗魂炼魄,继见真我元神。元神培成,内外用功,性命双修同步而进,修真可入门矣。

    这道的体性特征是虚无、自然、纯粹、朴素、简单、平易、清静、无为、柔弱、不争等十种特点。

    这些体性特征,从人身上体现出来就是上德。

    上德是道的人格化和伦理化,道体现于人谓之德。

    最高尚的德是自然的、无形的,无迹象可睹,无端倪可察。

    它是内在的、含蓄的,不显山不露水,是无意的流露,道是什么特征,上德就是什么特征。

    上德无心为德,下德有意为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正所谓“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则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所谓德,应当是唯道是从。

    没有体悟到道的真境,没有得道,失道而后德,才需要人们重德、修德、守德。

    失德而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人们没有得道,没有悟到道,才必须讲究德心、德性、德行的修持。

    修德万日,就是为了悟到道、得道,有了道,德不德已不用考虑了,因为心身合乎于大道,万事皆合乎自然,德化其中,不德而德,不需执德,是为上德、真德。

    还没有得道,那就必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德修德、守德,直至得道。

    如果你连德也缺乏,那就要重视和修持仁、义、礼,道、德、仁、义、礼五者是修真者必须达到的修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