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 联网-《永不下车》


    第(2/3)页

    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一旦意识到信息对社会的重要性,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行为,就随之而诞生,而且还越来越频繁的应用到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在前者,有观天而生的各类历法,在后者,有古代各国的统计人口,这种收集、分析与利用的信息渠道,仿佛神经系统,对庞大社会的正常运转有着独一无二的巨大作用。

    即便如此,今天的人类世界,对信息收集、分析与利用的广度、深度与力度,仍然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未曾达到过的。

    回顾历史,在某些时期的某些国家,出于种种动机,某些人、某些组织对社会和其中个体的信息之兴趣,异乎寻常,也的确建立过一些堪称扭曲的制度,应用过一些堪称变态的手段,企图将社会这庞大存在的一举一动,尽在掌握。

    譬如第二次盖亚大战,肆虐于轴心国与占领区的GESTAPO,就是一例;

    又譬如第二次盖亚大战之后,活跃于理想联盟的KGB,其卫星国的STASI,乃至其敌对方的CIA、MOSSAD,脱离本身的是与非,仍堪称此类行径的典型代表。

    但所有这一切企图,尝试,根本上仍高度依赖传统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手段;

    现在则是以IT为本,好处之大,不仅可以少发很多份薪水,还极大削减了体系中人因为被收买、被胁迫、被蒙蔽,乃至自己想不开而给体系造成损失的风险。

    即便在计算机上运行的这些体系,仍然是人来开发,但随着AIASG的出现,这一现状也会发生微妙的变化。

    “标准信息测度码”的出现,在联邦社会,并未掀起多大波澜。

    这,并非一般民众对自己的隐私漠不关心,而是若干年来,经由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联邦乃至全世界的社会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大规模的的信息收集、分析与应用,都已经是司空见惯,民众也已麻木。

    即便方然,长年来深居简出的一介平民,凭借高超的IT能力,也没办法在这汹涌大潮中独善其身。

    身在当今的人类社会,隐私,已经变为一种含义模糊的概念。

    一方面,藉由动机复杂的媒体炒作、和不明真相者的推波助澜,所谓“隐私”的重要性,表面上一直在提升,至于民众的高涨呼声,有多少是来自于隐私泄露的本能恐惧,又有多少是来自对现状的理性观察,方然就不甚了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