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协让侍卫送走孔明夫妇,回到里屋。和蔡琰一起躺下。三个孩子已经在外面先睡了。 刘协曰:“关于出征倭人岛的问题,有邪马台的使者,现在在驿馆下榻,孔明两口子连夜来报告这事。” 刘协随之便将此时和蔡琰大略说了一遍,最后说道:“明天早朝,反正你也要上朝,你有什么见解,不妨提前和朕说下。” 蔡琰略微思索了下说:“孔明的观点,臣妾不以为然。” “哦?那你说说看。” 蔡琰曰:“咱们大汉朝已经有两年没有战事了,在我大汉朝,上至公卿,下至黎民,都有一种天下太平,可以马放南山,刀枪入库的麻痹思想,臣妾以为,这种思想很危险。” 刘协赞曰:“天哪,姑姑,你能看到事情啊,朕今天临幸你是对的,而且以后我都要经常的来临幸你才行。” 蔡琰笑曰:“可别这样啊陛下,你可不能为了宠幸我这个老人家,而冷落了其他年轻嫔妃啊。” 刘协曰:“姑姑你可不老啊。” “那你还要不要继续听啊?” “要的要的,姑姑你继续说。” 蔡琰曰:“孔明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家,他所关注到的只是军队,武器,粮草,并发之类,但是他并没有注意到民声。而臣妾又有要编篡长乐未央,经常会为了要完善其中一些小的片段,去民间进行路演,所以能接触到更多的百姓心声,知道人们所想。” 刘协略沉思曰:“嗯,的确是这样的。” 蔡琰又曰:“人们的这种安逸的心态并不适合现在的东汉形势,安逸久了,人们便会变得懒惰。所以臣妾觉得,是时候来一场战争改变人们的思想了,让我大汉百姓重新强悍起来。而且……” “而且怎么?” 蔡琰曰:“战争看上去是毁坏财物,人员伤亡,导致国立衰退,那是对于一个柔弱的国家而言,而对于我强汉来说,却恰恰相反。陛下登基至今十二年,其中正真诸侯用了三年,而这三年的经济增长率是其他九年之和。所以,综合所有,是时候来一场战争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