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收获与明悟-《历史科代表》
第(2/3)页
随后朱闻天打电话把宋老头给叫了过来,在宋老头赶过来的时候,朱闻天一直跟徐默春商量着,让他也参加这次投资的事情,并且作为顾问会给出报酬。
“闻天啊,这件事情我参与对接可以,不过报酬的事情你最好不要再提了,本来创汇的事情就会给我带来不小的功劳,更何况咱们还是朋友......”
这边商量确定了各项事宜和相关处置办法,宋老头这才姗姗来迟,主要是这会儿车辆还是太少了一些,朱闻天给PEK这边配了两辆轿车,结果却是都不在PEK,他只能打车过来。
随后朱闻天写下投资委托书,并跟宋老头去了一趟银行,把600万美元又重新转到了公司账户上,用于接下来对大连电视机研究所的投资。
而徐默春老师也借着朱闻天过来的机会,把1982年电子表的营收都结算了一下,除去渠道费用之后总计200万华夏币出头。
这会儿华夏币对美元官方汇率已经到达了4:1关口,并且接下来仍旧还有变动,因而朱闻天直接将电子表所获利润直接兑换成了50多万美元。
至此,朱闻天身上再次只剩下不足150万美元可自由支配资金,不过内心却是非常高兴的,主要是能够在固定时空1982年的最后一天,基本上把电视机项目给确定了下来。
其他方面问题应该都不是多大,比如说股份占有率、技术共享等,这个都是有先例作为比照的,朱闻天最为在乎的还是接下来厂子的名称。
SZ那边合资厂家采用了腾龙的名称,而此时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能不能争取到以“腾龙”命名还很难说。
饶是如此,朱闻天敲定了能够事先确定的所有事宜之后,还是以非常高的兴致邀请了徐默春、宋老头以及北京师大课题组的成员,晚上好好喝了一场。
北京师大课题组除了徐默春和另外一名少言寡语的女老师之外,现在大部分成员仍旧是在校学生,并且规模比之最初有所扩大。
课题组内充入了好几名后几届学生的面孔,朱闻天都是没有见过的,同时直到饭局上的话题扯开来,朱闻天也才意识到,最初的课题组成员已经马上面临毕业了!
是的,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大学四年级了,包括当前不在PEK的王绍海、赵伟等人,也都已经是大四了,马上就要面临毕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