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帝国海军的短板-《帝国争霸》
第(2/3)页
即便是对狭夷皇国进行战略封锁,也是以轻巡洋舰、驱逐领舰之类的远洋舰艇为主。
在战争初期对潜艇加以限制,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要尽量避免给纽兰联邦等列强提供参战理由。
无限制潜艇战,那可是国际战争法明确禁止的战争行为。
梁夏帝国是国际战争法的初创缔约国之一,即便在上次大战期间,也坚决反对进行无限制潜艇战。
如果对潜艇的作战行动加以限制,还不如建造轻巡洋舰。
潜艇,本来就是能潜水的鱼雷艇,完全靠偷袭,丧失了偷袭能力,连同吨位的驱逐舰都不如。
要到战争中的后期,纽兰联邦与布兰王国参战,才存在大力发展潜艇的必要性。
用祝世建的话来说:如果对付狭夷皇国都需要发动无限制潜艇战,这仗就不要打了,还不如趁早妥协。
帝国海军潜艇部队,一直按照“长远目标”在发展。
主要培养人才,而建造潜艇反到不急。
那几十艘只能在近海活动的小型潜艇,几乎全都是训练用艇,其存在价值就是培养潜艇官兵。
按照原订计划,大规模建造远洋潜艇,怎么都是新历100年之后的事。
只是现在来看,恐怕得提前开始。
如果纽兰联邦将在今年,哪怕是在下半年参战,帝国海军都得考虑立即扩大远洋潜艇舰队的规模。
至少应该立即加快建造速度。
显然,问题就在这。
不是说缺乏建造潜艇的工业实力,而是没有合适的设计方案!
建造潜艇,小型造船厂就行,南江下游与帝国北部沿海地区,少说都有十家造船厂具备建造能力。
可是直到大战爆发,帝国海军都没有合适的远洋潜艇的设计方案。
那二十艘远洋潜艇,全都是在上次大战结束后,用战争期间建造的最后一种大型潜艇改进而来的应急产品。
说句不好听的,是用来充数,补上条约规定的潜艇总吨位的缺口。
显然,早就落伍了。
导致这种局面,往根本上讲,还是在帝国海军自身。
过去十几年里,有能力的设计师,几乎全都被舰队航母、快速战列舰等项目挖走了。
像舰船设计师这类尖端人才,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够用。
再说,设计潜艇也不是那么容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