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反复犹豫-《帝国争霸》
第(3/3)页
要让排水量达到了25000吨的大型巡洋舰的航速超过32节,需要的推进功率,不会低于排水量35000吨,航速30节的快速战列舰。如果达到35节,那么需要的推进功率还要提高大约40%。
虽然闹大之后,帝国海军降低了要求,把最高航速设定为33节,但是设计单位给出的核算结果依然非常惊人,既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需要达到15万马力,比当时还在设计阶段的“旭海”级多了2万马力。
仅此一点,就会让造价增加10%。
最后,帝国海军再次向现实低头,决定直接用“旭海”级的动力系统,并接受在此条件下的32节的最快航速。
不过,到“旭海”级建造的时候,获益于技术进步,比如超高压锅炉问世,其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已经提高到了15万马力。
可是即便如此,动力系统的采购价格依然居高不下,而且大型舰用锅炉的产量一直就没有得到实质性提升。在满足航母与战列舰之后,还需要考虑舰队油船与战斗支援舰,最后才是大型巡洋舰。
总而言之,动力系统成为了影响大型巡洋舰造价的头号因素。
当然,武器系统也一样。
按最初的设想,主炮有两种口径可选,250毫米与300毫米,而且设计单位也给出了不同的配置方案。最为廉价的方案是4座双联装240毫米主炮,最为昂贵的方案是3座三联装300毫米主炮。
选这两种口径,也只是习惯使然,或者说可以借鉴,从而降低开发与制造难度。
只是,不管哪一套方案,都无法绕过一个难题。
前无畏舰全部退役之后,帝国海军再没有使用240毫米与300毫米炮弹的战舰,连配套的弹药都全都销毁掉了。
所幸的是,这个问题到后期得到完美解决,也就是使用从迢曼帝国引进生产的280毫米舰炮,连炮弹的生产线都直接从迢曼帝国采购。
因为280毫米炮弹并不具备对付战列舰的能力,对付巡洋舰则是绰绰有余,迢曼海军也愿意提供穿甲弹的生产技术,换取帝国海军掌握的先进技术,所以帝国海军并没有花力气设计新式穿甲弹。
可见,在大战爆发之前,只是帝国海军就在大型巡洋舰的取舍上反复了好几次。
等到大战爆发,那就更加犹豫不决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