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进退两难-《帝国争霸》
第(2/3)页
至少在林世平看来,这是阻止全面大战爆发的一个办法。
可惜的是,周涌涛的情绪显然不大好,或者说并不认为莱因哈特愿意跟他携手阻止大战爆发。
林世平没据理力争,跟一个强势首辅,也争不出个所以然来。
其实,在周涌涛提到军事会议的结果,林世平就已想到,现在推动局势往前走的恐怕不是周涌涛。
不是说周涌涛已经被军人控制了,在帝国还没有哪个将军能够控制他。
能推动周涌涛往前走的,就只有“大势”。
说得直接一点,在这个节骨眼上,就连周涌涛都得顺从大势,不然汹涌的民意就会把他压得粉身碎骨。
可见,这根本不是打不打的问题。
正是在想明白这些之后,林世平才没坚持己见。
只是,他同样知道,仍然有那么一丝阻止地区战争演变成全球大战的希望,还没到说放弃的时候。
其实,有这个想法的可不是林世平一个人。
在他离开之后,周涌涛把罗佑宾叫了进去。
除了吩咐罗佑宾安排上午的内阁全体会议之后,周涌涛还给罗佑宾安排了一件事情,联系农承培。
让农承培尽快带着特使外交团启程去西大陆的瑞士。
至于去瑞士做什么,周涌涛暂时没做安排。
瑞士是得到了几乎所有国家承认的永久中立国,也是西大陆上仅有的一个,还没加入西陆集团的国家。
显然,如果需要在将来的某一天通过外交途径解决纷争,就需要借助瑞士。
由此可见,周涌涛同样相信还有一丝机会。
可惜的是,像林世平判断的那样,在帝国上下对迢曼帝国那份声明愤怒不已的时候,哪怕周涌涛是廉旭升之后,威望与号召力最强的首辅,也不可能违背8亿军民的意愿,更别说因为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废弛军备!
开始的会议上,秦风烈就已提到,现在向迢曼帝国妥协,那就是倒行逆施。
不管是谁,都不能让40多年前,用伤亡300多万将士,耗费与损失数千亿金元的惨烈代价才取得的辉煌胜利,给无缘无故的葬送掉。做出自毁长城的蠢事,必然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何况,现在的迢曼帝国早已比不上当初的迢曼帝国。
其实,秦风烈这么说不但是在提醒周涌涛,更在警告周涌涛,千万不要拿自己在帝国的威望打赌。
要说的话,帝国的“强人时代”早已过去。
廉旭升就是帝国的最后一位“强人首辅”。
波伊战争遭受惨败,以及在此后几位文职首辅,彻底葬送了强人政治。
不是说再也不会出现像廉旭升那样的强人首辅,而是需要适当的条件。
这个条件,其实就是一场大获全胜的战争!
说得更加直接一些,如果周涌涛能够带领帝国打赢这场战争,哪怕是在战争初期打几场胜仗,就能成廉旭升那样的强人首辅,也才能随心所欲的推行自己的政策,而在此之前还是得以民意为主。
这话不大好听,不过是事实。
当了6年首辅,周涌涛不可能不明白其中厉害。
其实,周涌涛一直以政治眼光独道而出名,不然白止战不会力保他坐上首辅的位置。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个人的终生大事。
在40多年前,也就是大战快结束的时候,周涌涛就迎娶了张家的大小姐,成为白止战在名义上的侄女婿。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才正式步入帝国的政坛。
有趣的是,当时还有很多人认为,他会效仿白止战,成为帝国的乘龙快婿,娶当时的小公主,也就是当今圣上的亲妹妹。
如果成了帝国驸马,荣华富贵肯定少不了。
可问题是,以驸马身份,周涌涛能取得的最高成就,也就只是取代李铭博,成为白止战之后的帝国海军总司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