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冲锋在前-《帝国争霸》


    第(3/3)页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其“高射炮”的定位。

    在立项开始研制的时候,轻型防空导弹的性能很不靠谱,因此集成防空导弹显得是多此一举。

    结果,fp95a就只有高射炮,没有成为当今流行的弹炮合一野战防空系统。

    按波伊战争的标准,也就是掩护地面部队作战,30毫米机关炮能达到的3000到4000米的对空射程,其实已经足够了,甚至可以说绰绰有余,毕竟那个时代的反坦克导弹能达到的最大有效射程也就在4000米以内。

    以当前的标准,这个射程显然是远远不够。

    不要忘了,帝国陆军的“连弩”重型反坦克导弹有8千米的射程,有效射程都在5千米以上。

    正是如此,帝国陆军一直想改进fp95a,至少是为其增加防空导弹。

    要说的话,改装的难度不是很大。

    因为电子设备已经足够先进,特别是c波段雷达的搜索距离达到30千米,照射雷达的工作距离也在10千米以上,用不着改进电子设备,所以按最简单的办法,只需要整合一套导弹发射系统。

    可惜的是,针对fp95a的改进方案只存在于设想阶段。

    关键就是,帝国陆军拿不出所需经费。

    此外,fp95a装备部队还不到10年,帝国陆军的防空压力不是很大,也就很难获得相应的拨款。

    要说的话,帝国陆军根本没有为改进fp95a申请拨款。

    道理也很简单:这么做,等于变相承认fp95a不是一种先进的武器,当初坚持研制该系统的决策是错的。

    如果fp95a是一种“错误”的武器,那就更加没有理由花钱对其进行改进了。

    在很大程度上,fp95a是一种心理武器,也就是让装甲部队的官兵觉得更加安全。

    对此,司徒麟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在看到那几十架从南面飞来的武装直升机的时候,司徒麟才下达了战斗命令。

    距离前线最多还有100千米,虽然按照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要4到5个小时,但是并不表示在到达战场之前,就一定不会受到攻击。

    其实,这个距离根本不算远。

    最多2个小时之后,司徒麟指挥的这支装甲部队就将进入敌人的火力打击范围。

    不要忘了,西骆沙军队拥有射程高达80千米的远程火箭炮,哪怕是靠后部署,比如在突击部队后方20千米,覆盖范围也有60千米,能对东骆沙军队防线后方60千米内的目标开火。

    当前,前提是得知道朝哪个地方开火。

    要说的话,真正需要担心的,其实是敌人的武装直升机。

    这也是司徒麟提出,让进驻阿特劳的陆航突击部队支援与协助的关键所在。

    如果不可避免的要跟敌方武装直升机遭遇,那么空中有自己的武装直升机,总比没有好得多。

    不过,这也不足以让司徒麟放心。

    他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后方的防空连跟上来,去队伍的最前面,负责拦截随时可能出现的敌机。

    一个连有9门fp95a,数量不算多,不过足够对来袭敌机构成威胁。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

    9点左右,在防空连上前后,司徒麟才下达第二道命令,让3个坦克连按预定计划就地展开。

    此时,司徒麟他们距离东骆沙军队的防线还有大约80千米。

    按照司徒麟的安排,3个坦克连用30分钟为坦克战车补充燃油,并且最后一次调整携带的弹药。

    当然,主要是针对坦克。

    通常情况,“zt99b”携带8到12发穿甲弹,其他的都是多用途高爆弹。新八一中文网首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