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百密一疏-《帝国争霸》


    第(3/3)页

    不过,确实是多此一举。

    当时,这几枚反舰导弹,其实是朝着塞浦路斯飞过去的,即敌人判断第51特混舰队已经机动到了塞浦路斯的西边。

    可问题是,第51特混舰队其实在塞浦路斯的南面。

    原因也很简单,需要掩护的运输船队还在窄海,没有进入陆心海,所以不用第51特混舰队北上。

    就算没有拦截,而且那些反舰导弹有足够远的射程,也无法威胁到第51特混舰队。

    偏差超过100千米,反舰导弹在进入自导阶段之后,肯定无法靠弹载雷达发现第51特混舰队的战舰。

    关键就是,李深智怎么都没想到,也就是这道命令把第51特混舰队置于险境。

    以当时的情况,敌人明显不知道第51特混舰队的准确位置,而发射导弹,不但是在碰运气,更是在试探。

    关键就在这里。

    在拦截那些反舰导弹的时候,2艘“青州”级都启动了雷达,而雷达发出的电磁波在数百千米之外就能探测到。

    10点40分,也就是2艘“青州”级发射导弹拦截了来袭的反舰导弹之后,战斗警报再一次响起。

    发出警报的是之前在舰队西边150千米处巡逻,因为调整了防空部署,回到舰队附近的那架“指-6c”。

    因为需要首先让那些执行了截击任务的战斗机降落,而且还要等待留在航母上,没有能够起飞的那几架战斗机升空,所以这架预警机并没返航降落,而以是以最省油的速度在舰队北面盘旋。

    舰载战斗机都在西边与西南,舰队北面就没有几架飞机,不存在需要规避,让出降落航道的问题。

    关键还有,没关闭雷达。

    虽然可能产生干扰,但是按照帝国海军的作战条令,预警机只有在进入降落航道时,才准许关闭雷达。

    也就是这架预警机,发现从北面忒尔共和国本土方向上飞来的敌机。

    最初,预警机上的作战指挥员还没有认定那是敌人的轰炸机。

    毕竟,那是忒尔共和国本土,忒尔共和国早已宣布永久中立,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均签署了承认忒尔共和国永久中立的国际公约,此后连纽兰共和国都补签了该公约,因此想当然的认为敌人不会出现在北面。

    当时,指挥员认为那或许是忒尔空军的侦察机。

    在那些身份不明的飞机继续向南飞行,并且到达陆心海上空之后,作战指挥员才做出新判断。

    如果是忒尔空军的飞机,肯定不会离开其本土上空。

    那是敌人的轰炸机!

    其实,这也不是预警机上的指挥员的问题。

    在忒尔共和国本土上空,这些不明飞机都是在低空,而这大幅度的缩短了预警机的探测距离。

    不要忘了,“指-6c”是海军的舰载预警机,针对的海洋作战环境。

    “指-6c”的雷达在设计的时候,强调降低海面的镜面反射,以及海浪产生的杂波所产生的干扰。

    至于在陆地上空受到的干扰,反到不是特别的重要。

    即便后来的出口型,也只是在软件上做了改进,增强了信号处理能力,并没在硬件上下功夫。

    按照计划,要下一代改进型,采用全新的雷达之后,才能够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指-6c”对在陆地上空飞行的低空目标,特别在山区,很容易受地面反射的杂波影响。

    结果就是,在“指-6c”断定那些飞机是轰炸机的时候,距离已经不到500千米了。

    已经升空,而且处于待命状态的“战-9b”,全都在西边,离得最近的几架距离那些轰炸机都有差不多300千米。

    显然,这些战斗机根本就来不及赶来拦截。

    正是如此,在“指-6c”发出敌袭警报后,防空作战直接进入到了拦截来袭反舰导弹的阶段。

    显然,这也是任何一名舰队指挥官最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