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统帅之才-《帝国争霸》


    第(3/3)页

    在他的认识中,白止战最厉害的地方,其实并不是指挥舰队作战。

    虽然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白止战统帅帝国舰队打赢了数场海上大决战,但是在几乎所有的舰队决战中,战术指挥官都不是白止战,而是跟他搭档的参谋,在前期是李铭博,后来就是周涌涛。

    在更多的时候,白止战只是跟随舰队出征。

    要说个人能力,白止战最突出的,其实是远超其他人的战略眼光,以及对战局发展的准确判断与把握。

    别说是在当时,即便到现在,也没有哪个海军将领达到白止战的高度。

    周涌涛自己都承认远远比不上白止战。

    显然,白华伟没有白止战那样的战略眼光。

    要说的话,反到是丁镇南更像白止战。

    除了提出军事思想,最能够说明丁镇南的能力,特别是战略眼光的一件事,跟东望洋上的霍瓦依群岛有关。

    当时,在兵棋推演当中,几乎所有参谋都认为,得用空间换时间。

    简单的说,就是在开战不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放弃霍瓦依群岛,主动撤退到北马群岛一线,通过遥远的距离来削弱敌人的进攻势头,并且争取到更多时间,在离本土更近的地方稳住防线。

    只是,丁镇南坚决反对。

    按照丁镇那的意思,不管要付出多大代价,都得守住霍瓦依群岛。

    理由就是:纽兰共和国很有可能会在攻占了霍瓦依群岛之后,通过停止进攻,来主动寻求跟梁夏帝国和解。

    在全球大战的背景之下,梁夏帝国没有更多的选择。

    哪怕是薛远征复生,也不可能冒着输掉整场大战的风险,去争夺离帝国本土上万千米的群岛。

    做为世界岛上面的国家,梁夏帝国首先得考虑本土安全,然后才轮到对外扩张。

    再说,退缩并不能换来安全。

    在收缩防线的同时,必然会导致本土遭受更严峻的威胁,并且丧失战略主动权。

    上次大战当中,帝国就因此吃了大亏!

    开战初期,如果没有受到狭夷皇国的牵制,帝国海军至少能够提前1年夺取东望洋的制海权。不管是逼迫纽兰联邦提前参战,还是让骆沙联邦知难而退,帝国都有可能取得全球大战的全面胜利。

    就是因为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帝国不得不提前把重点转向梵炎洋与波沙湾,由此错失彻底击败纽兰联邦的机会。

    按战后解密的资料,帝国将在彻底打败纽兰联邦后,将其分割成数个国家。

    要是如此,梁夏帝国很有可能会成为第一个称霸全球的千年敌帝国。

    此后,军情局获取的情报证明了丁镇南的这个猜测,即纽兰当局并没有彻底打败梁夏帝国的想法,基本目的就是夺回霍瓦依群岛,最多重返西南东望洋。如果帝国主动放弃霍瓦依群岛,就必然会导致纽兰共和国得寸进尺,从而丢掉西南东望洋,在东望洋上变得被动,甚至被敌人压制。

    现在这一代年轻军人中,至少在已经崭露头角的那些年轻军人里,暂时还没有一个能够跟丁镇南比肩。

    显然,这可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周涌涛把林世平留下来,就是要跟他谈谈培养与选拔军事人才的事情,或者说希望能够从林世平这里获得一些消息。

    可惜的是,林世平能够提供的消息也不多。

    不是他不了解军队里的年轻军官,而是大战才爆发,就算有才能,也未必能够获得表现机会。

    就算才华出众,那也要有表现的机会。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让马儿再跑一会。

    是不是千里马,一场跑下来,也就知道了。

    当然,现在能够肯定的,丁镇南就是值得重点培养的千里马。

    不然的话,周涌涛不会提到,在波沙湾战争结束后,让丁镇南去巴铁,负责跟梵罗国的作战行动。

    其实,如果不考虑年龄、军衔与职位,丁镇南绝对是攻打梵罗国的最佳指挥官。

    年龄的问题没办法解决,不过在后两个问题上,周涌涛能够帮丁镇南一把。

    跟林世平谈完之后,周涌涛就签署了给丁镇那的晋升令,将丁镇南破格提拔为帝国陆军准将,并且担任联合部队参谋长,代领联合部队总司令职权,也就是由丁镇南全权负责针对伊拉x的作战行动。

    这么安排也是为了让施授良尽快返回西北战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