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防不胜防-《帝国争霸》


    第(3/3)页

    “战-9b”装备的平板缝隙火控雷达,理论上对高空飞行的b-52,拥有超过300千米的探测距离,跟踪距离不低于200千米。即便对战斗机大小的目标,探测距离都不会低于200千米。

    正是如此,“战-9b”完全能独自完成截击任务。

    在舰队防空作战中,“战-9b”还经常被当成小型预警机使用。

    此外,这么安排也有战术方面的考量。

    “战-9b”前出用火控雷达搜索前方空域,如果敌人出动了预警机与电子战机,未必能发现跟在后面的“指-8c”,反到有可能认为,那些“战-9b”是单独活动,或者是来自某艘航母。

    如果敌人试图发起突袭,就得首先干掉这几架“战-9b”,也就会暴露作战意图。

    跟在后面的就是第一中队的8架“战-9b”。

    这8架战斗机,全都保持无线电静默,不但没启动火控雷达,甚至没有使用会被敌人截获的长途电台。

    战斗打响之前,只接收预警机或其他战斗机提供的战场信息。

    在理论上,8架“战-9b”能够同时朝48架轰炸机开火,然后还能够用格斗导弹与航炮对付漏网之鱼。

    从战术层面看,肯定是绰绰有余。

    虽然纽兰空军拥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只是b-52系列就生产了1000多架,但是当今的指挥体系,特别是使用空射巡航导弹进行远程打击,能同时出动2个大队,也就是40架轰炸机,就是极限了。

    不是说看不起纽兰空军,而是没有哪支空军办得到。

    帝国空军也不例外!

    至于像第二次全球大战那样,组织发起千机大轰炸,不是不可能,而是没什么意义。

    所谓的千机大轰炸,不是在同一时间进行,往往会持续几个小时,甚至一整天,并且以小机群为单位,分批次投入战斗。

    其实,随着巡航导弹等精确制导弹药诞生,就不再以投入的轰炸机的数量来衡量战略轰炸的规模。

    只是,并不等于说,防御压力减轻了。

    不说别的,谁能保证agm-86c的射程只有1500千米?

    虽然军情局的分析有较高可信度,纽兰空军会根据对手,即帝国空军与海军的重型战斗机的作战半径,确定空射巡航导弹的最大射程,确保载机能够在防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之外投射导弹,提高载机的生存能力,但是帝国空军有数百架加油机,防空战斗机能飞到1500千米之外执行截击任务。

    其实,帝国空军自己就在研制射程超过2000千米,甚至是2500千米的巡航导弹。

    如果agm-86c的射程超过了1500千米,那么纽兰轰炸机就能够在更远的地方开火!

    关键还有,更远的射程,让发起攻击的一方有了更多的战术选择。

    比如说b-52机群可以向南绕行,在霍努岛的东南方向发射导弹,避开霍努岛东边的防空战斗机。

    不管什么时代,主动权都在进攻方的手里。

    正是如此,才得让一个中队留在后方。

    为了应付来自其他方向,特别是南边与东南的威胁,朱廷轩的中队分成了2个小队,由他直接指挥的小队在预警机的东南方向上,另外1个小队在预警机的东边,2个小队保持着差不多100千米的距离。

    这样一来,如果敌机从南面杀来,至少有1个小队的4架“战-9b”能够及时赶到。

    其实,朱廷伟一直想不明白。

    既然相信纽兰共和国会出兵参战,还很有可能跟梵罗国一样,在正式宣战之前发起突然袭击,那么帝国当局为什么不先向纽兰共和国宣战,然后出动轰炸机,对纽兰本土,至少是其西海岸地区发起打击。

    哪怕不会有多好的效果,也总比被动防御强吧。

    只要双方正式开战,那么现在这种防不胜防的状态就不会存在了。

    不过,朱廷轩同样相信,帝国当局肯定有很重要的理由,因为现任首辅周涌涛,是他最崇拜的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