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制海利器-《帝国争霸》
第(3/3)页
当然,从现实出发,发展空军明显是多快好省。
不说别的,只要是核心技术,特别是跟发动机有关的技术不是太落后,轰炸机的效费比就远远超过了战舰。
就拿纽兰军队来说,建造一艘“纽兰”级航母的钱,足够采购100架b-52g。
这里,还没有算上搭载的舰载机,以及护航的战舰。
如果全都算上,那么置办一支航母战斗群所需要的投入,能够购买400架同一时代的战略轰炸机。
不管从哪个方面看,400架轰炸机的作战效率都远远超过1支航母战斗群。
关键还有,战略轰炸机更符合纽兰军队的战略需求。
往简单说,纽兰共和国并不存在全球部署与全球行动的军事需求,其核心利益主要集中在西半球的南北孤大陆,因此不需要用来进行全球部署,以维护全球利益为主要使命的海军舰队。
在纽兰共和国,舰队的主要使命,其实是保护海运航线,以及向前线运送作战部队。
不要忘了,纽兰军队的头号使命是夺回霍瓦依群岛。
因为地面战斗不可避免,而且得投入装甲部队,所以就算空军承担了打击任务,也需要由海军的舰船运送作战部队。
此外就是,在登陆作战当中,充当登陆部队的后盾。
当然,也由此决定了海军舰队的战术用途。
往简单说,在以轰炸机为主要打击力量的前提之下,特混舰队的使命,也就是为轰炸机找到打击目标。
对这一套战术,江文龙是再熟悉不过。
他在海军学院写的毕业论文,就是论证战略轰炸机在海战当中的价值,以及海战战术受到的影响。
其实,也就是这篇论文,让他获得到第四舰队司令部服役的机会。
在这篇论文中,为了证明轰炸机有很强的制海作战能力,江文龙还专门对纽兰空军做了详细介绍。
要说的话,通过写这篇论文,他对纽兰军队的制海战术体系有了更加深入,而且更加详细的了解。
让江文龙啼笑皆非的是,上面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点。
为岸基航空兵扩军摇旗呐喊。
在江文龙到第四舰队司令部服役之后不久,他的这篇论文就出现在报纸上,而论议两院当时正在讨论一份针对海军岸基航空兵的提案,即要不要适当的放开限制,让岸基航空兵装备专门用于对海作战的打击平台。
可惜的是,在空军与陆军的坚决反对之下,加上很多人担心周涌涛会坐大,这份提案没获得通过。
做为补偿,论议两院修订了成立空军时通过的法案,增加了一些条款,明确规定在大战时期,海军有权调动与征用空军的战略轰炸机执行对海打击任务,只是需要承担与此有关的所有开支。
正是如此,江文龙才坚决反对任何冒险的战术行动。
在他看来,在拥有绝对实力之前,保守一点肯定没有错,哪怕会丢掉面子,也比遭受惨败好得多。
可惜的是,此事不由他决定。
白华伟明显要面子,刘尊岭也差不多,而且两人都认为已经摸清了敌人的脉络,有很大胜算。
江文龙很识趣,毕竟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参谋。
只是,在让刘尊岭去做部署之后,白华伟没有让江文龙离开,而是叫上他,一起去了外面的露天回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