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鲸吞蚕食-《帝国争霸》
第(2/3)页
此外,还存在更本质的问题。
采用新军事学说就等于承认主要对手,即纽兰共和国与迢曼帝国也是全球霸权,拥有跟帝国平起平坐,至少大致相当的国际地位,也就等于放弃了第二次全球大战的红利与全球霸主的桂冠。
在政治上,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虽然迢曼帝国同样是战胜国,但是按照大战后期签署的众多协议,迢曼帝国仅居于从属地位,不但承认帝国的领导地位,还放弃了一部分战争红利,比如布兰王国的几座军事基地的驻军权。
这也符合两国在战争当中的表现,以及国力的对比。
以当时的情况,迢曼帝国其实是被迫妥协。
如果迢曼帝国不肯妥协,并且承认梁夏帝国的主导地位,那么第三次全球大战很可能会立即,或者是在1o年之内爆。对于耗尽了国力,本土还遭到战略轰炸,急需进行战后重建的迢曼帝国来说,哪怕是在1o年之后,也绝不是梁夏帝国的对手,会在开战的那一天就输掉战争。
在几十年之后,迢曼帝国显然不愿意接受这个结果。
其实,在大战结束之后,迢曼帝国就一直在谋求级霸权的地位,所做的努力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可惜的是,只要布兰王国还有梁夏帝国的驻军,迢曼帝国就不是级霸权。
至少在政治上,不是货真价实的级霸权。
不要忘了,布兰王国是西6集团的成员国,也是迢曼帝国的盟国。
显然,没有哪个级霸权会准许盟国境内有其他国家的驻军,更别说是象征胜利者的占领军。
当然,迢曼帝国还不算什么。
不管怎样,迢曼帝国都是第二次全球大战的战胜国,而且是西6集团的主导国,更是传统的西方强国。
关键是纽兰共和国。
虽然并没承认战败,也没有签署任何与投降有关的国际条约,但是纽兰共和国是事实上的战败国。
承认一个战败国是级霸权?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巨大的政治灾难。
当初跟纽兰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在几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上,帝国当局都只是答应暂时搁置争议。这里面,包括霍瓦依群岛的归属权。也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帝国才保住了战胜国身份。
简单的说,只要霍瓦依群岛还在帝国手里,而纽兰共和国又宣称拥有群岛主权,那么帝国就是占领国。按照国际法,只有战胜国有权占领,准确的说是在战败国驻军,因此驻军是战胜国的象征。
其实,也就是继续在霍瓦依群岛驻军,帝国论议两院才通过了跟纽兰共和国恢复邦交的法案。
可见,就算纽兰共和国已经展成为级霸权,而且仅此于梁夏帝国,在法理上也是战败国。
这个身份,不只是象征意义。
因为是战败国,所以在很多国际组织当中,纽兰共和国的地位都很低,甚至不如罗利王国与斯班王国,这些实力差很多的战胜国,而且还要承担更加繁重的义务,比如缴纳更多的会员年金。
当然,关键还是国际话语权。
展至今,纽兰共和国的影响力,也仅限于孤大6,而且主要在北孤大6,对南孤大6部分国家都没什么影响。
与之相比,迢曼帝国的政治与外交影响力就大得多。
综合这些因素,至少在和平时期,帝国当局绝对不会推行新军事学说。
由此产生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
全球大战不可避免!
其实,新军事学说在根本上,也就是为了消除全球大战,或者说要推行新军事学说,就得避免打全球大战。
新军事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用“蚕食”取代“鲸吞”。
如果按照规模衡量,全球大战是“鲸吞战略”,也就是通过一次大规模战争击败所有的强敌。相对的,新军事学说就是“蚕食战略”,通过众多小规模战争,有计划的逐一击败所有的对手。
只是,在具体的操作上,新军事学说同样存在很多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定义“击败”。
在全球大战中,这个定义很明确,也就是占领敌国,或者是敌国投降。
可是在新军事学说提倡的小规模战争当中,这个定义就很含糊了。
打到敌国投降?
那么,然后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