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天下英才-《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2/3)页
看着捕快将人押走,成远和有才对视一眼,哼着轻快的歌儿悄然离开了。
且说时至年关,因为吴地与北方不太相同,江南人重视冬至节,冬至节要比春节过得热闹;而北方人重视春节,因此春节气氛要浓重许多。此时的京城一处宅邸,如今正是高朋满座、宴饮正酣的好时候,各地外官来京述职,恰逢节日,内阁次辅徐阶就在自己的府邸招待同年和学生。
徐阶的宅子不大,胜在设计精美。几块太湖石堆了一座假山出来,前面有人工凿出的小小池塘,难得的是至冬未曾结冰。朱红色桥栏倒映水中,水波粼粼,宛若飞虹;旁边专门有一座小小阁子,透过雕姿迥异的窗户,能看到池边瘦骨嶙峋的梅树,只开着两三朵粉梅,暗香宜人。
有美酒美食奉上,有乐坊的歌妓清展歌喉唱起吴侬软语来,主人翁又和蔼可亲,即使身在角落里,也没有被冷落的感觉;这一场宴会,倒真是宾至如归,其乐融融。
徐阶满意地看着座中,吃了学生们的轮番敬酒,他如何不高兴啊!望着满堂济济的高足,心中自然有说不尽的得意,便向左下首的客人道:“元美,可有新词?”
被唤作元美的客人便起身先敬了徐阶一杯,道:“今日群贤毕至,不才搜肠刮肚,得新词一首,愿抛砖引玉,博众位一笑,”接着徐徐吟诵道:“斜日半江红。柔绿篙添梅子雨,淡黄衫耐藕丝风。家在五湖东。”
“好一首富贵词!”在座的诸人俱都笑道。
“元美这首词可谓柔和至矣,得了三分白乐天的真传,”坐在徐阶右下首的人抚须笑道:“我倒忘了,你的《汝南志》还在我家中,你如若不想要了,倒不如……”
“哈哈,荆川先生一代名士,怎会夺人之美?我猜您拿上那书,一定是手不释卷,击节赞赏不已吧?”一时间满座欢笑,气氛欢洽,十分和乐。
原来这吟诵新词的就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如今的刑部员外郎王世贞。这王世贞,出身于以衣冠诗书著称的太仓王氏家族,太仓王氏则是著名的琅琊王氏的后裔。自王家王侨、王倬兄弟于成化年间同举进士,自此科第蝉联。而世贞祖父王倬,是成化十四年进士,终任南京兵部右侍郎,为弘治正德年间名臣。他的父亲王忬,是嘉靖二十年的进士,乃是如今的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而自王世贞科举及第后,真真算是“一门三进士”,太仓王氏愈加兴盛,可谓簪缨望族。
王世贞才气纵横,虽然如今才三十而立,可在文坛已闯出一番天地,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王世贞也曲意结交,使得名声更盛,海内莫不知之。所以他现在虽然只是个员外郎,但是却破格坐在徐阶左下首。
而点评王世贞新词的则是当世大儒、心学大家唐顺之,号荆川。说他是大儒,他博览古今,著作丰厚;说他是名将,他破倭有功,捷报频传。更难得的是他是王阳明先生的弟子,得其亲传,就算同是心学弟子的徐阶,在他面前,依然要执礼。
不过能让他礼敬的也就这两个了,因为剩下的都是他的同年和学生,徐阶在他那一届里,已经做到了内阁次辅,是同年里地位最高的;而剩下的是丁未科出身,那一年徐阶是主考,这些人都是他的正牌弟子,而徐阶的运气非常好,因这一科人才济济,一科就能顶别人的好几科。
如今看来,这些人不过是刚刚入了翰林院或者都察院,抑或被外放出京做一地之县令,但若干年后,这些人风云际会,已经成了朝廷骨干,比如日后会入阁的就有三人,李春芳、张居正、殷士儋;而李春芳和张居正又是万人之上的首辅,其中又以张居正彪炳千古。而做到六部九卿的例如李幼滋、杨豫树等等又何止一人,光是佥都御史就出了十余位,何况还有日后会名垂千古的杨继盛、文坛领袖王世贞,甚至外放出去,一步步坐上地方大员的杨巍、殷正茂等等……
这些人聚在一起,可谓是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要名有名,都对徐阶执弟子礼。其中李春芳因为是榜首,又厚重老成,故而又被徐阶高看一眼,此时开口笑道:“元美,你之才气,谁人不晓得,只是今日你这新词要落于人下了。”
王世贞“哦”了一声,惊讶道:“莫不是李攀龙也在坐,除了他,我可不认人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