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烟火烛天-《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3/3)页

    灿若云霞的烟火划破夜空,伴着阵阵的惊呼,转眼便如鲜花般绽放。这美景映在天上,也倒映在波光粼粼的西湖水中,花船掩映,一时间半锦绣团簇,美得令人忘记了语言。

    “……愿天下有情的,都成眷属。”陈惇听到最后一句:“愿世间有缘的,都能幸会。愿华枝春满,两心不负;中天月圆,情深永寿。”

    他心中有一种情绪,想来想去好像是客意。

    他看到了不远处有才的痴迷惊呼,笑着摇摇头,转身离开了。

    青石板上走路有一种笃笃的声音,成远从门口台阶上站了起来,“惇哥儿,我有一个想法……”

    “啊,我知道,”陈惇拉着他又坐了下来:“你想要参军,是不是?”

    “对。”成远并没有问陈惇是怎么看出来的,“看到绍兴被屠城的惨象,我却无能为力,救了一个两个,却救不了满城的百姓。我想去当兵,以后带兵打仗,把那些在大明国土上肆虐的倭寇都赶走,让他们再也不能为非作歹,戕害大明子民!”

    陈惇道:“汤将军正在募兵,我可以帮你说说,你跟着他,是能完成这个心愿的。”

    “你不拦着我吗?”成远道:“我以为读书人都瞧不起当兵的。”

    “我要是瞧不起,就不会招募乡勇,跑来杭州了,”陈惇道:“浙江卫所的官兵,许多都跑了,留下的都是想要保卫家乡的人,他们和你一样,都坚信有一天能赶走倭寇,复我金瓯。”

    上天厚待大明,陈惇在小小一个绍兴城里,看到了杀身殉国的肖毅,以身许国的曹正,还有眼前立志报国杀敌的黑炭——

    “如今朝廷允许募兵,”陈惇道:“你应募的话,仍隶民籍。等打完了倭寇,回来做平头百姓,到时候咱们还能相见。”

    “那你呢,”成远道:“你也不愿留在绍兴了,是不是?”

    “无父无母了,伤心之地,”陈惇眨了眨眼睛:“我打算去苏州,那里书院、学府众多,我寻一个名师,再跟着他好生用功,三年之后争取府试乡试联捷,还要走这条路。”

    不知过了多久,那金石箫鼓之声,才仿佛有渺渺杳然之意。

    “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陈惇默念道:“曲终人不散,江上……数峰青!”

    碧波荡漾的西湖三潭,在陈惇的瞳眸中浸透了秋月霜华,又渐渐散成一团星子,融入了这烟火烛天的俗世之中。

    (第一卷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