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九秋之菊-《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2/3)页

    陈惇也不过是个十六岁的少年,少年人的肩膀胸膛也并不宽厚,可在他身后的少女,却感到了山岳一般的巍峨厚重。

    这歌声高亢悠远,很快就传到了岸上的草丛中。那一丛丛半人高的芦苇后,却有数百支弓箭绷紧了,目标就是湖面上渐行渐近的小船。

    “等等,这是……”巡检官忽然压低了手势:“先不要射箭,抓活的!”

    陈惇将船划向岸边,就见数十人冲出来,将他狠狠压在了地上:“什么人,说!”

    “绍兴人陈惇,寓居长洲,”陈惇吃了一口泥,呸呸道:“你们是什么人?”

    “大人,我看这小子油头粉面的,”巡检仔细看了看陈惇,回头禀报道:“说不定就是游手,以为风头过了想要上岸!”

    “谁是游手?”陈惇怒道:“我们客船一行人,行到吴江遇到了盗匪,我跳窗而逃差一点被杀死,挣命逃了回来!”

    “哼,你这套说辞,骗得了别人,怎么骗得了我,”一名武官走上来打量他:“一艘客船?船上那么多人,怎么就你活了,还带着一个女的?你这小船,又是从何得来?”

    “我这婢女,水性比我还好,”陈惇道:“我俩人逃生,实赖天幸,在盗匪追杀我们的时候,一名侠士从天而降,杀退了盗匪。”

    “什么侠士?”武官问道。

    “他自称姓何,”陈惇道:“当真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使了一把快刀,那么多盗匪,竟无人能敌,他见我二人困顿,将他的船让给了我,说要去取库姥姥首级,飞鸟一般遁走了!”

    “姓何,难道是何心隐?”这守备和巡检对视一眼,心中倒有几分相信了:“听说这那库姥姥和何心隐,有八拜之交,但如今恶贯满盈,两人断义了……”

    他们这边在甄别,只见一名身穿直襟长袍的男子走过来,见到陈惇惊讶道:“梦龙?”

    陈惇顿时放下一颗心来:“开阳先生,他们把我当游手盘问呢!”

    来者正是郑若曾,他将陈惇解了绑:“这里正是那群盗匪汇聚之地,这两天我们蹲守在此,已经射杀了三四十人,你小子真命大,我以为他们把你射成了刺猬呢!”

    陈惇其实早就发现了岸上有埋伏,唯恐自己被他们当做游手杀了,才放声高歌,但他也不点明,只道:“学生和先生分别之后,在吴江县又停了几天,方才搭了客船回来,谁知道半途遇到了盗匪,九死一生,实在难以尽述。既然学生已经证明了身份,还是让他们赶紧放我回去吧,学生实在不想在这儿多待一时半刻了。”

    那巡检也就没有二话,郑若曾见他形容狼狈,就将自己的马车让给了他,并要他过几日便去府衙来寻自己,才放他回去。

    陈惇将陆东君塞进马车,却忽然听到郑若曾调笑道:“你小子大难不死,还给自己找了个后福啊。”

    陈惇“啊”了一声,郑若曾是知道他身边并没有婢女伺候的,只好道:“这……也是中途顺手搭救的,学生可没有趁人之危。”

    郑若曾只拿眼睛乜了一眼他,轻轻一驾马车,目送他远去了:“……老夫我年轻时候,也是流连花丛评鉴过美人的,这美人在骨不在皮,就算她一张脸漆黑墨染了,老夫我也能一眼看出她是个含苞待放的小美人啊……哈哈。”

    “我把你弄进了城里,”陈惇道:“没有人知道你从盗匪手里逃了出来。你那大船,就说遇到事故倾没了,你并不在那船上,这样就没人说你闲话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