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试才-《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3/3)页

    “不是璇玑图,而是十字回文诗。”这少女道:“你们不仅要解出全部的回文诗,而且要补齐它。”

    回文诗的创作由来以久,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其中比较有名的就是前秦妇女苏若兰,为了挽回丈夫的心,费尽心机织成一块八寸见方的锦缎,用文字织成回文诗,这便是有名的《璇玑图》。

    此图八百多字,无论反读,横读,斜读,交互读,退一字读,迭一字读,均可成诗。可以读得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诗一千多首,才情之妙,贯古超今。

    而如今楚夫人出示的十字回文诗,这种诗体是回文和连环综合运用,句与句之间有一个字或多个字重叠,其结构如鳞片之叠压覆盖,层层推进,故又称鳞叠连环体。解读的办法就是,先鳞迭环读至尾,再从尾字开始连环读至开头,形成重复倒旋的回文格,故又称为转尾连环回文诗。

    只见这两方锦缎上,各有十字内容。

    第一方锦缎上写着: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第二方锦缎则是,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这有何难,”鲁王世子朱颐坦一拍大腿,居然还真叫他当场读出了一首:“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这是一幅莺啭岸柳,晴春明月的醉人风光图。这七言绝句解出来,座中都点头道:“不错。”

    “我也解出了一首,”孔贞宁又摇开了折扇,道:“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明月夜晴春,弄柳岸啼莺。”

    “嗯,这五言诗也是。”邵芳点头道。

    “这不仅是回文诗,还有回文联,”谢榛看了半晌,忽然道:“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众人一听他的解读,都纷纷变色:“还真是……”

    “那这么一来,岂不是还可以这么读,”邵芳摇头晃脑道:“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还可以读作,”底下谢榛又道:“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不一会儿,众人又陆续读出若干,比如“莺啼绿柳,弄春晴,夜月明。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等等,解出一副,众人欢呼一次,等颠来倒去差不多搜出二十余副诗词、对联来,才算告罄。

    “怎么样,众人拾柴火焰高,”鲁王世子大喜道:“这第三关,算不算通过了?”

    “世子玩笑了,”少女慢悠悠道:“婢子刚才说的是,不仅要破解出回文诗,而且要补全剩下两句。您没看到吗,这两句一个写春,一个写夏,便还有秋冬两季,也各要十字,也要能组成回文,才是四句完整的回文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