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苏州府学-《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3/3)页

    “这数百学子,不管是什么身份,来到学宫,都恭恭敬敬规规矩矩地换上青衿,”王夫子面无表情道:“只有你一人,还敢穿华服锦衣,当这是什么地方,是你逞心恣意的地方吗?”

    陆近潜被人扒了衣服,委委屈屈缩在墙角,活像被人用了强的小媳妇一样,众人愈发屏气凝神,不敢大意。

    “你呢?”王夫子转向了林润。

    “读书以明理,治学须为用。”林润不卑不亢道:“学生读书,是为了有一天,能将书中圣贤的道理,用于治世。”

    王夫子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求学将以致用,身体而力行,好。”

    王篆倒是诧异地看了一眼林润,在他的记忆中,他的父亲可是很少夸奖人,更没有像今天一样,连说了两个好字。

    “你呢?”王夫子又问邹应龙。

    “寒窗十年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邹应龙本来也犹豫了一会儿,可是看到“书中自有颜如玉”的答案,都被王夫子所肯定,他就干脆也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真正想法。

    王夫子盯着邹应龙看了一眼,像是望进了他的心底:“子所求者,名也。”

    他说着就道:“名这个东西,向来易得,向来易失。你们看唐荆川,不就是养望二十年,今夕毁于一旦吗?”

    提到了唐顺之,果然他说的一切都成了现实。陈惇不由得抬起头来,直直看向了王夫子。

    “怎么了,”王夫子发现了陈惇:“你有什么要说的?”

    “学生是荆川先生的弟子,”陈惇道:“不能听闻别人在我的面前,批评我的老师。”

    “你是唐荆川的弟子?”王夫子道:“唐荆川接受赵文华的举荐,为物议不耻,你这个做弟子的,可知道外界对你老师的评价?”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陈惇道:“知道的人自然知道,不知道的人,任他狂犬吠叫,怎改皎月清辉?”

    陆近潜张大了嘴巴,对陈惇的勇气表示了钦佩——他偷摸摸伸出一只手,笔出了大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