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不肯回头-《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3/3)页

    陈惇点点头刚要说话,却见一个官吏匆匆走来,在胡宗宪耳边说了什么,胡宗宪就抱歉道:“看来想叙旧也不容易,我还有急事处理,咱们改日再聚,届时我胡宗宪摆酒相邀,你可一定不能推脱。”

    且说第一封抵达宫廷的对于这次事变的奏疏,并不是王廷和张经所上,而是南京守备太监王义的紧急密折。

    王义是孝宗时期宫廷惜薪司的太监,一辈子小心勤慎,伺候了“八虎”之一的高凤,高凤喜欢他不争不抢的性格,就提拔他做了内官监的掌事,后来平平安安地退休了,来到南京做守备太监。要说“八虎”之中,谁的下场最惨,那定是刘瑾无疑了,但要说谁的下场最好,那一定就是高凤。

    高凤是经历了整整五个朝代的宫廷老人,天顺二年英宗命他管理司礼监的书札。宪宗即位,又参与办理纳皇后礼。弘治十一年,又奉命给当时是太子的武宗进讲,他每天都给太子复习,对太子的生活言行,常加以有益的劝导,因此赐给蟒服,准许在宫中乘马,甚至又一次生病了,孝宗命他乘轿。

    高凤死后,礼部谕祭,工部办理葬事,赐给银币,当时的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亦分别赐赙,吏部尚书、大学士李东阳亲为撰墓志铭,可谓前所未有了。作为受他提拔的人,王义也得到了余泽,在宫里干了二十年,与人为善,等到嘉靖帝即位了,知情识趣地来了南京,给新人腾了位置。北京南京的宫里头,都打理地井井有条,前不久生了一次病,司礼监的掌印太监黄锦还专门派人来问候他。

    这一次他的奏疏最先抵临,呈送到西苑的时候,黄锦正在指挥人小心翼翼的挪换屏风。

    “小心点,小心点,”黄锦道:“别磕着碰着。”

    嘉靖帝从外头走了一圈回来,道:“你倒好,趁朕不在自作主张换屏风。”

    黄锦笑道:“如今十月份正烧炉子的时候,换一扇云母屏风,看着透凉些。”

    其实是因为嘉靖帝有一次在万寿宫里,跟道士炼丹烧炉子,把一扇木屏风引燃了,最后燃起冲天大火,烧掉了五间房屋。嘉靖帝自己也知道这事儿,所以也没有说什么,由着黄锦挪腾了。

    他这边慢腾腾挪动,嘉靖帝已经翻开了王义的密折,看了一会儿,神色叵测:“王义说孙德田这狗才在苏州榷税太狠,民不堪命,才有了这次事变。”

    黄锦还是乐呵呵道:“老奴倒是不觉得奇怪。”

    “为什么?”嘉靖帝问道。

    “小崽子们都是这副德行,”黄锦道:“一放出去就信马由缰不由人管了,眼皮子浅,心里头贪,把皇爷的嘱咐都抛之脑后,只想着狠狠搜刮一圈,回来好向皇爷邀功领赏。”

    嘉靖帝就道:“正德年间,八虎为非作歹,皇庄皇店遍布,怎么没见百姓如此激愤?怎么朕三十年了不过派出去一个太监,就引来这么大的事变?”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