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残酷-《明朝当官那些年》
第(2/3)页
虽然胡宗宪将淞沪之战的战略目的说得明明白白,是为了把倭寇的主力从福建、浙江吸引到淞沪,这个目的其实是为了实现之前他和陈惇商量的一件事——胡宗宪和陈惇都认为抗倭应于海上,但张经策略失误,将倭寇放入了内地,而且在两年的时间里,倭寇甚至在沿海一带建立了大大小小上百个据点。一旦有了据点,敌情更加叵测复杂,而倭寇更加游刃有余。
所以当倭寇集中在淞沪时,官军就可以清除福建、浙江的倭寇据点了。一旦达到这个目地,其实就算他们成功了。但淞沪面临的就是前所未有数量的倭寇了,这就是许多人反对胡宗宪计划的原因,倭寇聚集了最大力量进攻淞沪怎么办?王直孤注一掷怎么办?官军一旦失守怎么办——淞沪之战一旦失败,倭寇就可以长驱直入,不仅可以南下进攻杭州,还可以西去进攻南京这个根本之地了!
谁能背负这个责任?
所以战争的风险实在是太大,若不是胡宗宪拍着桌子说自己揽全责,这个计划根本不会开展。谁会冒这个风险呢,人人都想稳中求进,都不想出了事被问责。所以这也是陈惇钦佩胡宗宪的原因,就像他说的,这世上勇于任事的人并不多。
胡宗宪的压力当然大,如果这仗失败了,他可就是放倭寇深入内地的罪人了,这罪人还是永远洗不脱罪责的那种。当然陈惇的作用也不小,估计他头号帮凶的名头少不了。
“你一定保证打赢这仗,”陈惇摇头道:“不然大家都要死啦死啦地。”
“死啦死啦地?”胡宗宪疑惑道。
“倭寇的话,”陈惇做了个鬼脸:“意思还是挺直白的,对吧?”
这些日子,双方无休止地打仗,死伤都比较惨重,每天都有大批伤员撤退回来,陈惇发现楚嫣似乎已经变成了一个合格的军医,她熟练地包扎、熬药,不过她也在不停地打听,想要从士兵的口中得知弟弟的情况。
陈惇摇摇头,战场上谁还会去问敌人的名姓呢?
“你有没有看到一个十三四岁、个子高高的,眉毛像轻烟一眼的男孩?”楚嫣不厌其烦地问着,希望有人能想起来。
“个子高高的?”一个伤员呵呵道:“俺见过的倭寇都矮矬矬地,还比不上俺家的门栓长哩!”
众人都笑起来,陈惇也忍不住笑了一下,看来倭寇品种就是这个品种,从古至今都是这个品种。因为这一次倭寇不像以前是真倭少假倭多,这一次真倭多,是王直在日本岛招募的货真价实的浪人、武士,还有他手下训练有素的倭寇,以及被裹挟的海盗,的确是战力强大。
楚嫣见多了陈惇的稿子,也会采稿、撰稿,她帮陈惇分担了记录员的重任,每日的军情就由她负责记录,而且她还记录了许多陈惇都不曾在意的东西,让陈惇思索回去是不是要招几个女编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