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而在宗祠新建的长明阁之上,已经有了一百七十一盏长明灯,一灯一命,命不去,灯不灭,这是宋家传下来的老规矩。 这长明堂可是老族长每日亲自检查和添油的。 约莫七点钟左右,周围几个镇子,包括天武县那边的宋氏族人都已经赶来了,这加起来了有小两百人左右,来到宗祠,第一个任务,老族长建族谱。 这也是今年为什么会这么热闹的事情。 老族长已经宣布了,今年将会建宋氏族谱,以丰盛宋氏宗族为宗主,各个支脉都建立一本族谱,日后可以寻根问源。 古代即使分家,也会在族谱上留下一房支脉。 以前宋氏是没有这样的底气来建族谱的,但是随着宋山和宋江两兄弟的发迹,宋氏已经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可半点不假,随着宋江和宋山两个人的公司做的越来越大,宋家族人大部分开始以裙带关系进入两家公司,不说大富大贵,但是也比以前好了好几倍。 宋家本来就是家族企业,在这方面可没有太多的讲究,不便宜自己宗族的人,难道便宜外人。 当然,宋山是有分寸的。 能者上位,如果没有能力了,最多就是公司养多一份工资而已,决不能扰乱公司的秩序和公司正常运转。 世界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的,比如天武县的宋家,早在光绪年间,就已经迁徒出去了,去年都没有回来扫墓,很少和这边宋家联系,为什么突围回来,联系宗族。 还不是因为宋家的生意大了。 穷在闹市无人知,富在深山有远亲,天武宋家,无非是想要和宋江搭上关系,才会这么热心,因为根宋山所知,江山粮油最近风头正盛,特别是丰年,一口气要建立十五个分厂,其中有一个,就是落在天武县,供应了是西北市场,恰恰好,最有竞争力的几个合作商之一,就是天武宋家的宋叶。 这宋叶如果按照辈分,算是和宋山爷爷的那一代的人。 族谱订立,可没有这么简单,很多事情都要讲究了,特别是辈分上面,族里面的老家伙都去参与了,不断的修正,不断的记录,把一个个名字记录上去。 “老族长,我们青山宋家的人,能不能迁回来了!”其中一脉的当家,突然问宋家老族长。 “你们在青山住的好好的,为什么想要回来?” 老族长倒是没有端着架子,他自然是希望宋家族人越多越好,丰盛宋家越来越强盛,所以从今年迁徒回来的那些族人,他都很欢喜,没有丝毫讽刺的意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