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一家欢喜一家愁-《大唐俏郎君》


    第(2/3)页

    只是至今没有发现黑衣人的踪迹。

    臣以为黑衣人逃走了……”

    “哼,爱卿有何证据证明黑衣人逃走了?”

    李世民怒了,冷哼一声质问。

    这话听上去是不满的语气,但隐含着杀机。

    吓得工部侍郎连连磕头求饶:“臣惶恐,口不择言,说错话了,恳请皇上责罚……”

    主动请罪,真新鲜。

    不过从话中分析,不难看出黑衣人若是再度闹事,罪责他担不起。

    因此,主动请罪,没毛病。

    但魏征不待他说完,出班启奏:“皇上,工部侍郎有渎职之罪,假借口误请罪,脱离追查黑衣人的行动……”

    这话也没毛病。

    毕竟对于魏征来说,此风不可长。

    若是人人效仿工部侍郎的做派,还有谁来追查黑衣人?

    同时,这是一个不良的信号,引起满朝文武效仿,那就天下大乱了。

    毕竟经过宫变,文武大臣缺席。

    这种现状,再出现渎职风潮,朝廷班子也就散了。

    这是他不想,也不能看到的现象,遂犯了魏三本的毛病,当众奏请皇上决断。

    还别说,李世民正在烦心之际,忽略了工部侍郎的暗度陈仓之计,不禁怒道:“大胆,你竟敢欺君罔上,罪加一等。

    朕命你在日落之前,查出黑衣人的踪迹,将其射杀。

    不得有误,否则二罪并发,斩立决!”

    “臣领旨谢恩!”

    工部侍郎磕头领旨,余光却怨毒的锁定魏征,只把魏征恨之入骨。

    该死的老东西,想害死本国舅……

    对此,魏征视而不见,根本不怕他,相反嗤之以鼻。

    不过在工部侍郎领旨出宫之际,徐茂公出班启奏:“皇上明鉴,黑衣人当杀,刻不容缓。

    但我们也不能忘却王浪军带给我们的危机。

    谁让我们当中除了败类,刻意挑起王浪军制造出的精盐闹事,只怕王浪军会兴师问罪。

    届时,他若是追究朝廷刺探他无量宫绝密,安插内应一事,必然引发事端。

    臣以为在这之前,处置当事人,以便平息王浪军的怒火,才是上策!”

    这话直指魏征在无量宫安插眼线,内应,东窗事发一事。

    李世民听出来了,有心替魏征辩解而无力开口,不禁看向魏征,你看着办吧。

    魏征很是头疼,觉着这事纠缠不清,又不能道出事情,难办了。

    语塞了,房玄龄察言观色,出班打掩护:“启禀皇上,昨夜,无量宫方向沸腾如涛,吵闹了一整夜。

    惊得微臣派人刺探。

    才得知,无量宫周围涌入大量土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