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哪怕你们不搵我,我也会主动联系你们两位。现在看来二位确实有进军好莱坞的打算。” 说着,吴孝祖把一份剧本交给二人。 《辣手神探》! 这也是上一世吴雨森与周闰发打开好莱坞局面的一部作品! 正是在张家振的帮助下,凭借着“rim”、“fox lorber”两家发行商将该片推向北美电影市场,这才有了吴雨森赴美之行! 这一世约翰吴则只有一位! 相比起吴白鸽的狭隘想法,吴孝祖确实希望能够有更多电影人去好莱坞谋生。 不单单是导演、演员或者动作指导,甚至还包含特效人才。 壹零贰肆近些天会公布休息,正式收购‘先涛特效’公司,同时会派相关的人才去好莱坞进修。这年代,好莱坞的特效正是在发展之中…… 后世,高丽特效先是模仿港岛,然后学习了好莱坞的经验,那时候,已经基本确定了亚洲领先的特效技术,以此催生了高丽的特效大片的诞生! 工业特效大片是一个地区或者相关行业整体工业驱动能力的体现,这体现到每一名工作人员的——理念! 没错,不是技术,而是取决于理念。 后世,我们许多特效人员的理念首先就是落后且错误的…… 同时在当时的环境下,整体的资本对于特效都并不是很感冒,这才让大陆没有好的特效影片出现—— 《流浪地球》横空出世。 其水平当然不能真正匹敌当时的顶级水准,但是基本超过了《后天》的水准,可能略输于《2012》,但是已经足以了! 在这方面也说明,我们并不是不能做特效。 90年代在好莱坞开始深入特效领域的时候,吴孝祖也打算让华语电影人才能够接触进入,摸索参与,短时期,当然不能真的成为‘顶梁柱’,但是可以如同后世的澳洲、高丽制作团队一样,帮着做一些外围工作。 当然,如果想要培养团队,唯一的办法就是——拍摄特效大片!《指环王》三部曲直接让澳洲本土特效团队成型! 毕竟,摸着鹰酱过河这道路对于华人来说绝对是加了成功buff光环! 在5年之内,培育出能够在亚洲数一数二的特效团队,在10年内可以追上好莱坞制作水准门槛。 在这个阶段,其实真的有投入,不会太过于困难。 当然,这个投入那可真的是数以亿计,单位是美元的那种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