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骆绎返回无名酒肆-《回到大唐当皇帝》


    第(3/3)页

    这个朝廷里,能算得上世家大族还能跟韦氏一家攀上亲的,也就是范阳卢氏了。

    而大理寺少卿卢静章也出自范阳。

    这么看来,太子一定是想通过卢静章调查卢向之的底细。

    他将这件事原原本本和盘托出,就连他的猜测也全都说了,无名子听后,很长时间陷于沉默。

    看来,太子身边也是波涛暗涌啊!

    “既是太子亲自交代的事情,你可不能耽误,现在天也晚了,就先休息一夜,明日一早,赶快去给卢少卿送信,务必把这件事做好。”

    “你办妥了这件事,就赶紧回长安,我也有消息要告诉太子殿下。”

    骆绎和杜饶的脸色终于严肃了起来,两人谨慎的点了点头,在这件事上算是达成了共识。

    …………

    归义坊,洛阳里坊之中,达官贵人的聚居地之一,这里交通便利,两面环水,风景秀丽。

    里坊之中,官宦人家扎堆出现,家家户户都仆童上百,人气鼎盛。

    入夜,小厮们来到宅院门前,挑高了竹竿,挂上了亮堂堂的纸灯笼,按说,洛阳城的宵禁律令执行的还是很严格的,这个时辰挂灯笼简直是毫无必要。

    因为极少有人在这个时候出门行走,所以挂个灯笼也不能起到给人照明的效果。

    不过,现实是现实,规矩是规矩,这样做都是有讲究的。

    因的这归义坊里的居民,都是有钱有势的官宦人家,为了标榜自己的门楣和财富,他们总是变着法的弄出些奇奇怪怪的门道来。

    这半夜门前挂灯笼,就是其中之一,作用吗,就像是店铺的招牌似的。

    主要起个宣传作用。

    谁家的灯笼挂的多,挂的亮,甚至是有特殊的图案,就证明这一家人的官位更高,势力更强大。

    至少,在这个归义坊里是可以说说道道的。

    这挂灯笼也有讲究,一般是双数,由两排小厮擎着灯笼出来,最后一个人搬着梯子。

    等到一串灯笼挂完,总也要一盏茶的功夫,这整套程序做下来,还真是很有仪式感的一件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