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愿上帝饶恕他……”&1t;i>&1t;/i> “噢,他是殉难者!真叫人难受!“ “你们准道不认为他是成了仙吗?他是圣人,伙计!” 每个人都在暗自描绘木桩上的米里耶夫斯基,觉得他好象正昂阔步,率领一列队伍前进,觉得他巍然屹立,既不显得可怕,也不显得渺小。相反,大家都认为他无比杰出,无比伟大,认为他已凡入圣,割断了尘缘,本身自成体系,不受人间任何羁绊,无优无虑。谁也不再能把他怎么样,刀枪、谗言恶语乃至土耳其 人的淫威都对他无可奈何了。 在他们看来,上身裸露,四肢被拟,头靠在木桩顶尖的米里耶夫斯基的挺直的身躯,是不会腐烂的,他象一尊塑像,居高临下,不怕凤吹雨打,永远屹立在那里。&1t;i>&1t;/i> 工人们常丢下手头的工作,掉过头来,对着他偷偷在胸前画个十字。 而那些的妇人们,也抓紧做饭的空闲,快步走出家门到邻舍絮菇几句,洒上几滴眼泪,然后又赶回家中,生怕炉上的饭烧糊了。有个妇女在圣像前点了一盏长明灯,大家立即如法炮制着,都点了起来,并且把灯藏在房间的角落里。 在一片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孩子们一面眨巴若小眼睛,望着微弱的灯光,一面听大人祷告,断断续续的,对于祷词他们似懂非懂,只能领会几句。 “愿上帝保佑我们!” “上帝啊,请保佑殉难者的灵魂,让他的灵魂回归天堂……” “上帝啊,请为殉难者建起一座教堂……”&1t;i>&1t;/i> “啊,救救我们,万能的上帝,把敌人消灭掉,结束他们的统治!” 孩子们不厌其烦地向道.“殉难者”这几个字是什么意思?谁造了教堂?在哪儿造的?男孩子的好奇心尤为强烈,母亲们不得不应付他们儿句: “别说了,我的小心肝!别再问了,听妈妈的话,你一辈子都要提防万恶的土耳其人!” “孩子,记住那些土耳其人的残暴,答应我,孩子,永远不要放弃你的信仰……” 第二天黄昏之前,队长又巡视了一次工地,看到桩刑上的尸体,自以为已经杀一儆百的他,对于现在的效果很满意,于是便对人吩咐道。 “你们,把这个杂碎扔出去喂狗……” 相比于基督徒,土耳其队长对于刑架上的殉难者没有丝毫同情,就在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突然,急促的马蹄声传了过来。&1t;i>&1t;/i> 一个土耳其人骑在马上,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大喊道。 “土匪,土匪袭城了……” 枪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