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后,行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 将圣旨打开过来,明珠大声念道。 礼亲王,皇上有话问你 皇上的手谕写的很直接: 为何现在靖南陷入明寇重围之中,你身为镇南将军,麾下领兵十万,却按兵不动,迟迟不发兵救援靖南? 明珠他这也是在演戏,圣旨是假的,他当然知道,只是演给杰书听罢了。 回皇上,臣之所以不发兵,是因为最近山民四处出击,各地驻防旗兵,调动实在困难,虽说臣麾下有十万大军,可却分布于数百处隘口关卡之中,如果不能阻止山民袭击,臣下冒然调动,只恐怕会令大军尽损于山民之手 面对这个问题,杰书依然还和过去一样,做着相同的回答,他说的也是确实是事实,南方驻防旗兵,看似有十万之众,但却分散于各地,少则数百人,多则千人,像是撒芝麻似的分布于各地,想要召他们回来,本身就不容易,更何况还有山民袭击,这也是为什么,杰书没有看到王化行感觉有些失望的原因,毕竟,全大清国没有谁比王化行更擅长对付那些山民。 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所谓的旨意,所谓的手谕,甚至还有现在的发问,都是假的,都只是为了让他跪在那里。 礼亲王,迟迟不愿调集驻防旗兵,朝中已经是议论纷纷,有人言,礼亲王意欲拥兵自重,朕自然不会相信,你我本是堂兄弟,现在正是国家多难之时,还请礼亲王为大清江山计,火速调动驻防旗兵,驰援靖南,以解靖南之围 明珠的声音落在杰书的耳中,只让他惊的说不出话来,这是怎么回事?皇上为什么会这么问? 杰书一头雾水的抬起头来,他看宣旨的明珠,不解道。 皇上,皇上难道不知道,臣这边现状如此,非是臣意拥兵自重,不愿救援靖南,实在是 难道朝中有奸臣? 恐怕一定是了,必定是朝中有奸臣,见皇上如此看重自己,让太子听命自己,才会给他扣上这样的帽子,想通其中原由,杰书心里立即有了底。 然后,他又把目光投向太子,解释道。 太子,你这次来的正好,皇叔得和你好好的说说,现在这边的形势,甚至比先前皇叔说的还要恶劣上几分 杰书还像过去一样,想要和太子解释清楚,然后再由太子解释给皇上听。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胤策划的。 见杰书想要解释,胤便笑着躬身扶起杰书说道。 这次本殿之所以过来,就是想要听听皇叔说说这些事,眼下啊这时局,皇叔也是看到的,靖南陷入重围,皇叔这边领兵十几万却按兵不动,这,这 话音突然一厉,胤冷声说道。 这不是拥兵自重图谋不轨,什么才是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太子突然的厉问,让杰书一愣,不等他反应过来,就听到胤喝道。 还不快杀了这奸贼! 这边太子话声刚落,那边海勒等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跟在太子身边的侍卫,已经猛的抽刀往杰书的头上砍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