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青霉素(新书发布,求支持)-《大明铁骨》


    第(2/3)页

    “那么,你有没有注意到,在《伤寒论》中曾经提到过,裁缝们经常被刀剪之类的利器割伤引起感染,后来裁缝们都会在被划伤后,把生长在糨糊上的那层“绿毛”涂在伤口上,这样伤口就不会感染,而且类似的例子,在医书也有记载。”

    当然,这只是一些医书中记载的偏方,不过尽管如此,却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如果不是因为人后世有人据此证明是古代中国现了青霉素,恐怕朱明忠也记不住。

    尽管这种“现”往往只是……没有进一步科学研究,只是凭着经验传承。可是现在拿出来,倒也能解释一些东西。

    这就像当年他解释青蒿素一样,有时候古书甚至偏方就是最好的伪装。而且那些古人们凭着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时间积累出来的经验,确确实实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其实即便是在21世纪,也有很多药物正是根据古人的在某些草药上的现和经验进行研究并且获得成功的。

    “绿毛?霉菌?难道它有杀死细菌的作用?”

    孙梦琪有些疑惑的说道。她还真没有注意过这些,但是现在听他这么一说,几乎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让她会得出这个结论。

    “谁知道呢?”

    朱明忠看着她笑道,在这个时候并不需要把话说的太死,现在只要告诉他这只是一个推测就行了,至于如何证明推测。那就是她的事情了。

    “天下万物皆有相生相克,细菌也一样,只是我们对其不了解,就像有人说毒蛇周围五步之内定有解药一样,我觉得,也许,我们可用绿毛试一试,你觉得呢?毕竟,磺胺,我们现在并没有多少优势啊。”

    何止没有多少优势,根本就是没有任何优势,或许朱明忠找到了磺胺,但是对于如何制取磺胺类药物,他根本就是一无所知,靠着这么一家小公司,想在这方面取得突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磺胺之外呢?

    还有效果更好的抗生素可供“现”,比如说青霉素。而且还有很好的理由和借口让孙梦琪去研究这种药物,如此又何乐而不为呢?

    “这……真的有可能吗?”

    孙梦琪有些疑惑的说道。何止是疑惑,甚至她觉得这几乎没有什么可能,但是在内心深处,还她却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个人。

    “不试试,谁能知道呢?要不然,明天开始,我们一起做这个试验吧!”

    看着满面疑虑的孙梦琪,朱明忠拍着她的肩膀说道。

    “你想那,即便是古人的经验偏方,肯定也有一定的道理,一次是偶然,如果是多次,那很有可能就有其科学道理了,而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把它从古人口口相传的经验中找出来,也许,这个现才有可能有改变世界,”

    作为女子,孙梦琪并不是一个多么固执的人,她同样也意识到磺胺类药物的研究比她想象的更为困难,而大公司可以进行上千次,甚至几万次试验,但是这并不是“保护伞公司”所能负担的。

    甚至她相信,随着一家家公司取得进展,而保护伞公司没有进展的话,银行那边会第一个站出来,到那时问题就会接二连三的出现。

    也许,是应该做其它的考虑了。

    其实也就是他们,一群医药界的外行撞在一起,才会这么觉得,甚至就连孙梦琪自己也没有经历过药物开的漫长,在他们放弃了没有专利保护的磺胺之后,待第一个磺胺类药物开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的事情了。

    “那……我们试试?”

    即便是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孙梦琪的语气仍然有些不太确定,毕竟,这只是一个推测而已。

    如果说,在永平五十年有什么方便的地方,就是在这个相对成熟的工业社会里,朱明忠可以轻易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一切,而不至于像刚穿越到永历年间时那样,许多东西只能自制。

    不过只用了几天的时间,试验室里就取得了所需要的一切,不过也就是在寻找“绿毛”的时候,稍微费了一些功夫,这些绿毛除了刻意培育外,更多的是从烂瓜烂果上寻找的,然后就开始提取青霉素的试验,正如历史上一样,在用那些青霉菌进行试验时,培养皿内青霉菌旁边的葡萄球菌全都被杀光了。

    当看到青霉菌旁边的葡萄球菌全都被杀死之后,孙梦琪惊讶的都就不出话来,甚至又反复了尝试了数次之后,非但装着葡萄球菌的培养皿里,长出了一团青色的霉菌!就还其它十几种细菌的培养皿里,也都长出了一团青色的霉菌,仔细观察后,可以清楚的在青色霉菌的周围,有一圈空白的区域,原来生长在那里的葡萄球菌莫名地消失了。

    它真的有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