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帝京长安-《大玄后》
第(2/3)页
“你不跟我一起进宫?”叶诤急急忙忙叫住他。
而楚稷当真是任性极了,丢下两个字“不进”,就跳下了马车。
叶诤伸出手,都没来得及抓住他消失在马车内的雪色衣角。
叶诤无奈摇摇头,只好吩咐侍卫护送他一路抵达坐落在长安北面位置的宫城,最后抵达了宫城中央,被百司伺守拱卫的皇宫太极宫。
太极宫的选址极有讲究,据说是特意选在了长安这片真龙之地的中心龙珠所在,以皇宫辖制整条龙脉气运,以保大云江山千年不倒。
也不知道是不是如此缘故,所以这座太极宫显得尤为巍峨耸立,气势雄浑。
而这里,也是叶诤从小长到大的……家。
叶诤前脚刚马车走了几步,他身后那辆马车就也走下来一个老宦官,面白无须眉目苍老,随叶诤在樟州呆了几个月也仍然毫无存在感,很容易被人忽略,沉默得像一道诡异的影子。
叶诤朝着北而去,而老宦官悄无声息走下马车后,也往另外一个方向走去。
对此,叶诤一无所知,随着宫内宦官去沐浴更衣,洗掉一身风尘仆仆,这才走进了紫宸殿。
九条金龙穿腾在云雾间,盘踞于高壁之上,回首狰狞咆哮的样子很有气吞山河的威严。
九龙壁之前,穿着明黄色龙袍、负手而立的中年人,便是叶诤的父亲,当今大云朝的天子——景元帝叶玄。
景元帝八岁即位,十八岁亲政,执掌大云江山已有十余年,如今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身形高大,模样与叶诤有三分相似,头上戴着玉冠,看不出多少威严气势,倒是有一身修身养性出来的文士儒雅。
景元帝越过桌案,居高临下看向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叶诤。
“回来了。”语气不咸不淡,并无多大热情。
叶诤恭敬跪下:“臣叶诤,请圣人安。”
“起来吧。”景元帝抬手,命人赐座,而后翻阅着叶诤提前递上来的奏疏,里面详细记载了杨志源在江南所作所为的证据,神色深沉不见喜怒。
叶诤准备了一肚子的腹稿也没了用武之地,只能耐心地跪坐在垫子上,眼观鼻鼻观心。
景元帝看了好一会儿,方才注意到殿上还坐了一个儿子。
“唔,来人,给四皇子上茶。”
有小宦官小跑着过来给叶诤上了一杯热腾腾的暖茶,叶诤恭谨谢过后,继续安静地跪坐着。
又过了一阵,景元帝合上面前的奏疏。
“既然是你写的,那你就来说说吧。”
“是。”叶诤毕恭毕敬地起身,压着身子,不疾不徐地将整件事情的原委一一道来,若说景元帝案前的那份奏疏是简略版,那么叶诤现在叙述的就是详尽版,将他调查这个案子整个流程都说了一遍。
当然,按照楚稷的意思,略去了楚稷发挥的作用,也淡化了姜羲的存在。而那两人在里面起到的作用,叶诤也没有大包大揽地放在自己身上,而是多次用了巧合、刚好之类的词语。
一长段话说话,叶诤的额头上忍不住渗出了细密汗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