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十年寒冬?失去的十年!!-《我成了富一代》


    第(2/3)页

    即在整整5年里,中芯在先进制程的研发上几乎完全止步不前。

    也让华国赶超全球芯片头部玩家的脚步停滞了近10年之久。

    更让人扼腕的是中芯的存储器业务。

    中芯在2008年之前,一直在存储器工艺上保持着业内的领先水平,富士通,英飞凌等均为中芯的大客户。

    然而在诉讼赔偿中元气大伤的中芯,又接着在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中大受打击,中芯的大客户——从英飞凌独立出来的存储器业务部——奇梦达,宣布倒闭,最终彻底摧毁了中芯国际的存储器业务,从此退出了存储器市场。

    而在几千公里外,另一家芯片大佬——三星电子,却将张如京最为擅长的逆周期扩张战略,如法炮制,并在次贷危机之后,借着智能手机兴起的东风,一跃成为全球最领先的存储器芯片制造商。

    随着张如京出走接踵而来的是中芯高层的持续动荡,中芯的董事长在没几年里换了好多任,中芯管理层陷入内耗而不可自拔,中芯的股价也一落千丈,曾经最低跌破1元。

    ……

    随后,华国芯片史上,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2006年,一个社会知名人物,在水木大学的水木清华bbs上,公开指责中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陈进教授发明的“汉芯一号”造假。

    这款“汉芯1号”,正式发布于2003年。

    据陈进说,其采用国际先进的0.18微米半导体工艺设计,在只有手指指甲一半大小的一个集成块上有250万个器件,而且具有32位运算处理内核,每秒钟可以进行2亿次运算。

    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验证,认为这一成果接近国际先进技术,在某些方面的性能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

    陈进也因此荣誉缠身。

    被授予其中海科技创业领军人物称号,还被大学特聘为长江学者。

    同时,陈进本人还身兼数职,中海交大微电子学院院长、中海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ceo,中海交大汉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中海交大创奇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造假的消息出来后,一些嗅觉敏锐的媒体很快介入,进行了艰难的追索和求证。

    在举报人和媒体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事实渐次浮出水面。

    一个月后调查组得出结论:“汉芯一号”造假基本属实。

    “汉芯一号”,不过是从美国一家公司买回的芯片,雇人将芯片表面的原有标志用砂纸磨掉,然后加上“汉芯”标志“研制”而成。

    如果说中芯国际在和台积电的官司中败诉是个悲剧,那么汉芯的造假案无疑是个巨大的耻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