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响朝局的关键人物-《吃货唐朝》


    第(2/3)页

    李世民说道:“干得好。今后每占领一个新的地区,都应该实行安民政策,大力发展工商业,让这些地区不仅不成为朝廷的负担,还要为朝廷增强新的实力才对。”

    讲完了工商业发展的事情,李佑谈起了货币与通商的问题。

    他首先讲了整个世界货币使用的基本概况,然后重点讲了波斯、大食、天竺、拜占庭等国家的发行货币发行和流通状况。

    他说道:“波斯的部分地区,目前已经接受了开元通宝的流通。

    大食帝国目前没有发行自己的货币,这是一个推广开元通宝的良好时机。”

    他谈了借款给大食人的重要性,以及下一步在通商中,如何进一步扩大开元通宝的在大食的流通范围。

    这个问题比较麻烦,包括李世民在内的大臣们,对于货币国际化这个概念还不十分清楚。李佑费了很大的劲儿,终于让大家明白了过来。

    侯君集激动地说道:“陛下,臣觉得齐王殿下这一招太高了。臣突然发现,按照这个思路,将来咱们对某些国家根本就不用打仗,只要印刷大量的货币,派人到他们那里去采购,就足以搞垮他们的经济。

    一旦这个国家的经济支持不下去,他们拿什么来打仗?哈哈。”

    李佑还想提醒大家,货币是不能随便印刷和发行的,它必须和国家的经济体量相匹配。不过他现在不想给大家泼冷水,而且侯君集的思路并没有错。

    众人兴奋地议论了一阵以后,李佑接着谈了与天竺等南亚国家通商的相关事宜。

    最后,李佑谈到了吐s蕃。

    一说起这个,李世民就十分兴奋,吐s蕃这个崛起不久的强大国家,对唐朝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他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唐朝对其征讨,将付出巨大的代价,得不偿失。

    李佑突然占领了dai斯坦,竟然就使得吐蕃成为了唐朝的国中之国,这就是个神来之笔。

    李世民对于经济战的概念已经有了相对完整和清晰的认识,他说道:“这个吐s蕃,咱们只要封锁住了他们边境,不准各地的客商与其通商,他们的经济一定会迅速的衰弱下去。我看呀,有一天他们会乖乖的投降的。”

    众人一阵大笑。

    李佑说道:“父皇考虑的极是。因此,儿臣打算在返回波斯的时候途经吐s蕃,去会见吐s蕃的赞普松赞ganbu,跟他们谈通商的问题。

    俗话说,如欲取之,必先与之。通过与吐s蕃的通商,使得吐s蕃的经济发展依赖于唐朝的经济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对他们国家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也只有这样,在关键的时刻,商贸的武器才能够产生巨大的关键性的影响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