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任我行的创意-《吃货唐朝》


    第(2/3)页

    他由衷的说道:“陛下的胸怀,前无古人,臣也十分佩服。”

    李佑说道:“我佩服的第二个人,是魏征魏大人。魏征也是个执拗的人。

    魏征执着于维护正义和真理,维护法律的尊严,他从不取揣摩别人的心思,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执着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近人情,甚至六亲不认,不畏强权,在朝堂上公然顶撞父皇,父皇多次要杀他,但是他却从来不肯低头让步,试问有几个臣子能够做到这一点?

    魏征是典型的不会做人,其他的大臣们都很聪明,嘲笑魏征的做法。然而,就是魏征这样不会做人的人,却赢得了人们由衷的尊敬。

    其实,魏征很聪明,他活的轻松,活的坦然。因为他从来不会花心思去揣摩别人的想法,也就不会患得患失,活得那么累。”

    说实在话,张玄素也一直认为魏征是个不会做人的人,对他行事不会圆通的做法不屑一顾。可是,他却不明白魏征为什么会在朝野之间拥有那么崇高的威望。

    经过李佑这么一分析,张玄素心中有所触动了。他说道:“魏征是个人物,臣也赞成您的看法。第三位是谁?”

    李佑说道:“第三位就是户部尚书高静明。他同样是一位执拗的人。

    高静明精于算计,为人斤斤计较,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山西老抠。他执掌户部以后,只要是为户部增加收入,他就喜笑颜开。凡是让他向外出钱,马上就是一副苦瓜脸的样子。

    他从来不去揣摩别人的心思,也不在意别人的想法。凡是他认为不该花的钱,那怕是一文钱也绝不会随便支出的。即使是父皇提出的事情,只要是他认为开支不当的话,照样给予抵制。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十分称职的户部尚书,是朝廷的好管家。他不留情面的做法,看似得罪了很多人。但是,真正对他有私人恩怨的却少之又少。相反,大家在内心深处对他充满了尊敬。”

    对于高静明,张玄素的确没有什么不好的看法。相反,对此人有些好奇。户部掌管朝廷的财政支出,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部门儿。历朝历代的户部尚书,都是换得最勤,也最容易身败名裂的一个职位。

    高静明担任户部尚书至今已经有12年之久了,张玄素一直都弄不明白,为什么高静明这个看似容易得罪人的家伙,却坐的稳如泰山。

    张玄素注意到,李佑在谈到上述三个人的时候,反复提到他们是执拗的人,不会去揣摩别人的心思,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只是专注里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这样的做法,在聪明的人的眼中,都是不会赞同的。

    现在看来,也许正是因为他们这样的看似愚笨的办法,才是他们成功的真正秘诀。

    就拿高静明这个户部尚书来说,如果是一个圆通的人,去揣摩别人的想法,在意别人的态度。朝廷的开支时候,尽量去照顾人,担心别人有意见。结果是照顾了张三,李四会有意见。即使,张三李四都照顾了,他们也会因为时间的先后,数量的多寡,照样有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