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我赌十五分钟-《俗人投机者》


    第(2/3)页

    张建就是青禾中学初三九班的2号,当然他不仅跟马肃是初三同学,还是初二同学,青禾中学一年一分班,两人两次分到一个班级,也是相当有缘分的了。他们两个交情就比马肃和顾春荣好一点,张建脑子聪明,性格跳脱,个子很矮,跟谁都能处得很好,有一次马肃跟张建中午去食堂吃饭,那时候年纪小,很多青春期的意识没有苏醒,就跟小学时候一样手牵手一起走,结果被物理老师杨帅看到了,然后在物理上直接吐槽,说两个大男生手牵手走路恶不恶心,把马肃臊得一节课没好意思抬头。

    张建个子矮,初中三年坐了三年的第一排,每次马肃他们打趣他个子的时候,他就眼睛一翻,大言不惭地说道他们家基因就是晚发育,晚发育长得晚,但是一般长得都比较高,比如说他爸,一米八的大高个,比如说他叔叔,一米八四的高个,然后充满鄙视地扫视周围,口气嚣张地说,别看你们现在一个个看起来还不矮,等我哪天发育了,得低着头才能找到你们的脸。

    顾春荣也是被张建鄙视的人之一,所以听马肃说起来,就会心地笑了笑,道:“你别听他吹牛,最多就是从一米五五长到一米六,我们暑期班天天见,成天趴在桌上睡觉,还说不睡觉不长个。”

    整了会儿内务,三班班主任就如骄傲的将军巡阅自己的士兵般走进了704寝室,三班班主任姓赵,是一个体格健壮的女老师,和二班班主任王小北比起来,赵老师算得上膀大腰圆腿粗,脸上还满是青春痘的气息。赵老师是个严厉负责的好老师。

    高一一共二十个班级,第一梯队是毫无争议的实验班1班,第二梯队就是三个强化班,但是从高一刚开始的情况看,其实高一二班算是第一梯队和第二梯队之间的那个梯队,从竞赛的角度看,高一一班数理化三门都必须全力以赴,在高二上半学期某个时间点甚至会暂停高中课程,封闭地进行竞赛专项训练。

    高一二班在数学上基本不做过多要求,但是物理和化学上,负担着同样重要的竞赛任务,偶尔有比较突出的学生,数学竞赛会跟高一一班一起集训。而同处强化班的三班四班,主要任务是高考,在奥林匹克竞赛上,基本属于玩票的性质。

    赵老师是第一年带强化班,向来把二班视为教学上追赶的目标,她是语文老师,曾经代课给二班上过几节语文课,感觉总是用一种挑剔地眼光在看待二班,而三班的动员大会,基本每次都要提到二班,各科平均分始终在跟二班较劲,所以二班同学对她普遍没有好感,给她取了个生动的绰号,海象。

    当然,现在这个绰号还没有诞生。海象很快就找到了704寝室的老鼠屎,知道马肃是二班的,明显就对马肃显示出了特别的关心。她询问了马肃实验班的生活,并向其他同学介绍马肃,介绍实验班的来历,最后向马肃表示了欢迎。马肃应对地很从容,从年龄上讲,此时的海象跟王小北差不多大,三十出头,而马肃年届四十,二十年前的马肃因为对自己和对海象都缺乏足够的了解,所以应对起来就比较没有底气,现在的他更自信,也更了解海象,知道她要强能干的性格,也知道她是个好老师,因此说话大大方方,语气不卑不亢,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显是了足够的敬意。

    上午的军训项目以校领导的动员大会开始,八月份的海岩温度高达三十六气度,太阳犹如烧红的铁球,不断在他们头顶晃悠。热气不断蒸腾,知了在树荫底下发出燥热的声响,影子和树叶一样无精打采,还不懂乱动。

    高一二班排成四列,马肃是第二排第二列,排头是大胖张士龙。张士龙一米八的大个,体重大概一百八十斤,肚子和下巴皆成圆形,但他的胖跟马肃的胖不一样,张士龙爱打篮球,篮球场上就是个灵活的胖子,爆发力、体能都相对不错,所以他厚厚的脂肪层底下是很结实的肌肉,是那种很强壮的胖。

    张士龙是个多才多艺的胖子,文章写得很好,和马肃不同,张士龙的文章磅礴大气,很有唐宋散文那种风骨,少见婉约细腻的调子,很有李白那种张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豪气。他从小看书多,而且格调比较高,所以文章自带风骨。以文章论,三胖各有专擅,小胖顾尔琢胜在从容优雅,卓尔不凡,马肃胜在隽永深情,细腻而雅致,张士龙胜在气度如山,风骨凛然。

    从高考作文这么功利的角度看,顾尔琢最佳,张士龙其次,马肃最差,从参加各项正式的作文比赛来看,张士龙最佳,顾尔琢其次,马肃最差,但是像《萌芽》这类青春读物的投稿来看,马肃算占了点小优势。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