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缅州归来-《三国末世录》


    第(2/3)页

    吴国派出卫温领万余水师,浮海寻夷洲与亶洲。就在梁军攻打洪沙瓦底的时候,卫温发现夷洲,将岛上大量土著迁移至江东,以补充人口。

    孙吴能以这种方式补充人口,冯宇却不能,或者说不愿意如此做。

    冯宇认为朱罗人与中原汉人无论在血缘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差异巨大。若是强行大规模引入朱罗人,势必会异化华夏文明,而且很难判断这种异化是有益还是有害的。

    相反,孙策引入的夷洲人口,或是那徐福所迁居的亶洲人口。相对于朱罗人而言,人种特征与汉人的差异较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文明还是处于萌芽阶段,有很大的可塑性,能更容易的融入本土文明。

    当冯宇的队伍进入永昌时,他能看到在新修的道路两旁,不时有背筐赶象的商旅向他跪拜。这是前往沙瓦底做买卖的益州本土商队,规模小的只有三五人,大的有上百人。

    商人的消息最为灵通,第一时间知道了冯宇在沙瓦底港的政略。他们立刻意识到,从永昌到沙瓦底港有条充盈着财富的商路,并且义无反顾的踏上这条艰辛旅程。

    但实际上,这条路的艰难比他们想象的要小,因为梁军此前利用朱罗战俘和平民劳役,在丛林中沿着独龙江开辟出一条大道,独龙江水道航线也早已开通。沿线还有梁军的据点能够求助。

    冯宇看到这些商人,又想起自己当初反复思虑后做出的决定--暂时拒绝外番商人商队深入内陆腹地。那些外番商贾以为冯宇是想垄断商道,实际上若冯宇真为了垄断商道,就不会允许本土商人前往沙瓦底港了。

    他这么做的真正原因还是为了安全,当下整个汉土还是只有几百万人口。若是让外人将疆域内的情况摸个底朝天,再次大举来犯,后果不堪设想。

    在不韦城与姑复之间,也出现了一条四百余里的道路。冯宇换乘马车,两天便通过了这条横贯南中高原的驰道,又在姑复改走水路顺金沙江而下,一日便抵达了宜宾。

    冯宇算了算,从沙瓦底港到宜宾,全程也只用了十天出头的时间。

    宜宾城梁王宫中,已是张灯结彩的布置起来,迎接冯宇的凯旋。冯宇与后妃子女们家宴团聚自是不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