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十万辅助军-《从小兵到帝王》
第(2/3)页
拥有武力依持的地方汉人士绅阶级李察不会动,那玩意就跟马蜂窝,捅穿一个容易,但会引起整个南面汉人士绅阶级的同仇敌忾,相当于给自己拉一个强悍的敌人,傻子才会那么做……
更何况,打有着高墙大院的汉人士绅阶级大地主,哪有打穷得叮当响的色目人贫民村庄容易?
准确来说,李察压根没有遭遇战斗,基本上骑兵铁蹄一到,色目人贫民就散了……
为了凑足足够的炮灰,李察这一次也算发狠了,所有不能上战场或干体力活的男丁全部斩杀,女子更是只留下年轻和样貌不难看的当军妓。
松赞干布的吐蕃人已经被李察打怕了,只要李察不进攻大城池,坚决不出战,任由李察的队伍在外面掠夺人口。
这种肆虐一直持续到大明王2年3月初旬。
加上会战中俘虏的吐番战俘在内,李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云集了超过十万青壮炮灰!
为了震慑这十万青壮炮灰,李察甚至不敢一次性将他们全部带上,绝大部分都在后方依靠守备军团和地方巡捕房分成一部分一部分看管,然后根据李察需要在一点点向前线运送。
这样就可以保证战斗打起来后,前线的色目人和吐蕃人青壮炮灰数目不会太多,引发倒戈混乱,同时也可以源源不断补充前线的损耗。
有了足够的炮灰,李察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展开大规模攻防战。
他知道对手不敢在野外与自己对抗,4万气运币被李察全部用来兑换实用的4阶五军营步兵。
如果李察不计伤亡代价的话,甚至可以单凭这4000名人均战力达到下品皮肉境,身披中型铠甲的五军营步兵攻破疏勒军镇。
不过那么做的话,李察必然要面对无法直视的战损,即便会有一定的气运币收获,也会丧失接下来攻城的动力。
这就是李察不顾恶名,在敌人地盘大肆掠夺色目人青壮,并将全部吐番战俘都变为炮灰的原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