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拍马蹄子上了-《医国高手》
第(2/3)页
“陛下,您是想启用佟养甲?”吴炳问道。
“是啊,博洛倒是轻松,脚底抹油一溜了之,他留下的十几万俘虏怎么办?朕总不能学白起,全部坑杀了吧?再说,各民族都是我大明子民,无贵贱之分,朕必须做到一视同仁。满人现阶段虽是敌人,但就像一个家的两兄弟打仗,弟弟凶悍能打,也不能杀了他,只能先打服然后再感化。”
“陛下,此事恐不易办。”黄宗羲道。
“是啊,朕也觉得不易办。但是,难办也得办,总有一日会成功的。佟养甲祖上是汉人,抚顺之战降了女真,后来才被抬旗。故,他身上流的汉人血,后来才被贴上旗人标签。像他这样的不在少数,很具有代表性。”朱由榔道。
“陛下,臣觉得此事做起来应当慎重,千万别弄到最后养虎遗患。”吴炳比较小心谨慎,提出了不同意见。
“可先,此事朕想了许久,最终觉得还是应该大度一些。你看,这十几万俘虏,大部分是汉人,真正的满人大概不到一万,还有两万蒙古人。朕觉得汉人大概可以争取的比例比较高,蒙古人次之,满人最难。有时候朕想,就算把这三万人都放回去,又有多大的了不起呢?他们是我军的手下败将,即使将来再与我为敌,底气也不足了。而且,他们这一回去,一来宣传了我军的俘虏政策,二来对敌战斗意志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耗。总之,长远来看,还是利大于弊的。”
“如此以来,我军仁义之名必将远播。清兵施之以暴,我军施之以仁,则天下军心、民心归矣,不愁大业不成。陛下远见,臣拜服。”黄宗羲道。
朱由榔倒没有想什么仁暴之分,他只是简单地从后世得来的经验,觉得优待俘虏是经历了实践检验的,“拿来主义”虽有教条之嫌,但用到现世,超越了简单的杀戮或奴役俘虏观念,想来总是不错。
没想到,黄宗羲给了这样的一个深刻的解读。
“好吧,那如何优待,你们议一议,弄个条陈出来。”朱由榔吩咐吴炳道。
“臣觉得,应该有这么几条:一是必须先对俘虏进行教化,宣传我朝治政理念、治政理念、俘虏政策;二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教化,可以让俘虏们自由选择,愿意参加我军的,打散编入各军,愿意回乡的,发给路费,愿意留在福建或者广州的,官府给予妥善安排;对顽固到底,想继续跟我军对抗的,就罚去做苦力,反正修修补补的事不少,也省了官府征发劳役。”吴炳率先说道。
他没提放回之事,但谁都明白,只要有愿意回乡就发路费这一条,就避免不了有人会在这方面打主意。
“对,这个让俘虏干活的办法好,这么多的俘虏,吃喝拉撒就不少费粮食,吃饱喝足了凑在一起还容易闹事。让他们干干活,照死里累他们,不但省了工钱,省了劳役,他们就是想闹事,也没了力气,真是两全齐美。最好是不给他吃饱,饿不死就行。”陈际泰对最后一条提议,拍手赞成,顺带还补充了一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