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见林涛一回来,黄小东立刻就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 问题出在打药上。 今年的天气不错,棉花长势挺好。现在是六月份,棉花已经长到半米高了。 但问题也来了,今年的虫害比较严重。棉花最怕虫子。蜜虫泛滥起来,啃干叶子,那棉花完蛋了;棉铃虫钻进花里开长,等棉铃(小棉桃)开长的时候吃掉里面的芯,那棉花也完蛋了;所以打药基本上一直持续到棉花快开的时候;而为了让棉花多开花结桃,不把养份供在长叶杆上,七月份还要打缩节胺;甚至因为秋后天气不好,棉花迟迟不开,也要打催花剂或者落叶剂,等等。 药伴随了棉花一生。 其他农作物,没这么打药的。 通常一到棉花地头,都能看到大批的农药瓶子。 现在最通常的打药方式,就是人工用喷雾器来打。因为现在棉花的种植面积通常不过二三十亩,拼一下,一半天就打掉了。 更先进的是汽油发动机带的自动喷雾器,这玩意儿重,但喷雾效果要好些,但背起来时间长了,太累! 这个年头,每年都会有那么几起,因为天太热,没风,打农药的人被熏晕过去的事情发生。 今年打药对合作社的人来说,是个重头活。 合作社其他人就几百亩地,林涛的荒地一加入,几千亩地的棉花,那打起来可是要费些功夫的。 往年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多雇佣些人打药也行。 但今年不一样。 因为去年棉花提价特别高,所以今年很多人都期待着棉花即使不如去年,那也不能降太多,所以村子里种棉花的特别多。 打药的人都先紧着自家的,现在又是农活比较重的时候,雇佣村子里的人肯定是不现实的。县里有个打工市场,里面有很多打短工的,通常农活忙不过来的时候会拉一车人来帮忙干活。 但那是技术含量不高的,比如间苗、拔草之类的。 打药这种技术活,通常不会让这些人干——一来怕打不到位,二来是怕熏到人负不了责任。毕竟农药大都是毒性比较大的,如果人家没好好听或者不好好操作,真熏倒了,怎么办? 光靠合作社这些人,说不定药还没打完,虫都已经过境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