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毕竟对外事不懂,很容易吃亏。 尽管华夏和哈国关系一直保持不错,至少一直到一八年,总统下台前,林涛重生前,两国的关系都非常的好。 但是,真的去了哈国做生意,还是有很大风险的。 哈国一开始对于华夏的态度很奇怪的。政治上是合作伙伴,立场上也放话比较坚定,但在私底下,却也有些小动作。一些分裂分子在哈国过境,哈国的人并不会去抓他们。 直到某一年,这些家伙冲击了哈方的哨所,打死了哨兵,哈国这才重视起来,和华夏一起反恐。 去哈国做生意虽然太平些,但也不是啥危险都没有。 人离乡贱。真正把外国人当成上宾的,恐怕没有几个国家。 不过哈巴罗夫接下来的话,给了林涛很大的动力。 “在我们哈国,种地通常只会种小麦、油菜、甜菜等,”哈巴罗夫也有些无奈,原本老毛子就是粗放型经济,苏联时期就是各加盟共和国互通有无,这一解体,各自为政,问题就多了去了。到现在,哈国的罐头什么的加工还几乎完全依靠进口,无他,本国成本太贵。 “所以,希望能够雇佣一些人去我们国家种地,最好是种菜……我们的人,不太会种菜。” 这是实话,林涛对哈国这时候的情况了解一些,他们会种菜,但基本上限于番茄、土豆、甜椒等,像华夏这么多的蔬菜品种,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而现在哈国才有一千多万人口,土地面积却近乎西疆的两倍,更重要的是,哈国几乎没有多少不能耕种的土地,绝大多数的土地是平原和低地。 平均一平方公里不到六个人! 真正的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啊! 还有大规模的石油矿产。 论自然条件,西疆真没办法和哈国比。 但人是最重要的。 订阅实在太惨,求点票票、收藏订阅啥的,不嫌弃,啥都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