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科技实验室’未来规划-《娱乐圈的科学家》


    第(2/3)页

    对于目前没有产生太多想法的何昱来说,这也是吃力不讨好的行为。

    可是考虑到未来‘科技实验室’载体,肯定会放置一些研究设备,这意味着汽车的重量将会大幅度提升,对于汽车的动力要求将会很高,思索良久之后,倒是真的让何昱想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那就是说研究轮胎,当然他研究自然不是普通轮胎,而是他融入了磁悬浮技术,研制而成的磁悬浮轮胎。

    磁悬浮,早在几年之前就已经出现,而且原理理解起来并不复杂,甚至已经得到了国家的广泛应用,不过绝大多数的应用,都是在巨大的物体之上,比如磁悬浮列车之类的,因为磁悬浮的设备体积很大,要缩小的话,难度极高。

    何昱也是灵光一闪,想到了利用电磁线圈结合着磁悬浮原理,将轮毂与轮胎分享,然后以磁悬浮核心技术设计轮毂,与轮胎共同组成了一个同心圆,说白了,就是外圈套内圈的形式。

    而内圈的电磁线圈,则是提升着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进而产生双向的动力,按他的设想,如果自己的设计成功实现,那意味着,同等发动机的情况下,有磁悬浮轮胎的汽车与没有磁悬浮的汽车相比,动力起码提升了五成以上。

    毕竟加速,可以配合着磁悬浮轮胎加速,减速的时候,达到让汽车双重制动的效果。

    在有了想法之后,磁悬浮技术的原理早就已经存在,而电磁线圈,何昱在研究喷气发动机时,就已经研究成功。

    原本中心位置研究台放置的喷气发动机已经不见,换而之,是一台正在外圈在高速旋转的轮胎,内圈则是静止不动,轮胎的外圈与内圈,完全没有任何的支撑点,仿佛悬空漂浮一样。

    这一款轮胎,在本身就拥有足够多原理理论的情况下,何昱的研究进度虽然很快,也就花了十天左右的时间,但他还是遇到了一个蛮困难的问题,那就是外圈与内圈的连接问题。

    目前静止情况下,看似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可是何昱却很明白,在马路上,磁悬浮轮胎外圈与内圈的校准、牵扯,将会是磁悬浮轮胎最大的难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