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书先生说了自己的名字,叫做伍良。 李寒笑道:“原来是伍先生。伍先生说书说得非常好啊!” 李寒这话倒不是恭维,而是伍良说得的确很好,感情非常到位。只是故事本身没什么吸引力罢了。 伍良谦虚几句。而他心里依然疑惑,不知道眼前的年轻人找他到底何事?他在等着李寒的下文。 李寒道:“不过,让人觉得有些可惜的是,先生说的虽好,但喜欢听的人却似乎并不多。” 伍良苦笑一声,说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喜欢三国历史的人很少,我每次说三国的时候,都是这样。不止是我,其他说书人说三国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情况。但三国偏偏又是非常适合作为说书的题材,且也有一批忠实的听众。所以,三国是我们说的最多的故事之一。” 李寒点头,这的确是事实。虽然感兴趣的人不多,但感兴趣的人往往都是忠实的听众。 之后,李寒又道:“那先生有没有想过,将三国的故事进行一些适当的虚构和加工,这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感兴趣了呢?” 伍良一愣,然后说道:“这个倒是没有想过。况且,就算是想,也没那个本事啊!” 李寒笑了笑,说道:“我这里倒是有一个经过了一些适当虚构和加工后的故事。就是伍先生刚刚说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走到一起的那一段故事。伍先生有没有兴趣看一看?” “哦?”伍良十分诧异,也终于有些明白,眼前的年轻人叫他过来的原因了。心道:“难道这年轻人是想让我说,他自己加工后的故事?” 到底是年轻人啊,总是把什么事情都想得那么简单。 三国的故事,岂是可以随便虚构和加工的? 这样一个不好,能被那些三国迷给喷死。想让他说虚构和加工后的故事?他才没那么傻。 年轻人或许是想展现一下自己的才华,但他却不可能被拉下水。 伍良已经在心里打定了主意,是不会说李寒加工后的故事的。年轻人胡闹,他可不会跟着去趟浑水。 况且,他说书,还冲在了第一线。这种事情是万万不能干的。 伍良正想说,他没什么兴趣看什么加工后的故事。但又一想,这样说似乎不太好。 罢了,那就先看一看。如果年轻人真要他说的话,再想办法婉拒。 于是,伍良说道:“好的,那就请先生给我看一看。” 第(2/3)页